三叉神经痛专家杨超:默默耕耘的华侨子弟

  浏览量:7032
2020年07月07日 15:59来源于:网络
分享:
我跟年轻的时候一样,什么都能吃,不痛了! 93岁的方婆婆回医院复诊时,开心地告诉医生。广州93岁的方婆婆被诊断为原发三叉神经痛,于2019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

“我跟年轻的时候一样,什么都能吃,不痛了!” 93岁的方婆婆回医院复诊时,开心地告诉医生。

广州93岁的方婆婆被诊断为原发三叉神经痛,于2019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开颅手术。一年前,方婆婆右侧面部常常突发针扎一样的剧痛,病情逐渐恶化,加重到像刀割一样,每天都要发作几十次,痛得吃不下饭的方婆婆在一年里瘦了20斤。

 

 

为93岁的老人做开颅手术,难度可想而知。中山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超在显微镜下完成了这项精细的手术。现在,半年过去,疗效也很稳定。据了解,十年来,杨超已成功为十几名80多岁的高龄患者完成了微血管减压术,至今患者们都健在,长期随访疗效很好。而为93岁的患者进行手术,是首次,也是华南地区最高龄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

在不久前,杨超还作为新侨代表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发言,他表示,他的家庭与个人都与“侨”这个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于爱国华侨之家

2005年,杨超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考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临时执业,学成后,他放弃了澳大利亚的优才移民计划,回到广州,成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他说,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族一直以来的选择,他决心回国,服务广州人民。

 

 

杨超的外公是广东籍的爱国华侨翁向东,翁向东10岁就漂泊到泰国,一生都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1946年,翁向东协助筹办了香港培侨中学。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候,远在香港的培侨中学也于当天升起了五星红旗,时至今日,五星红旗在这个学校上空已经飘扬了70年有余,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外公传承给了杨超。杨超说:“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听外公讲带枪护送爱国华侨走秘密交通线的故事。”这样的爱国华侨家庭,对于杨超学术专业的选择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由外公传承而来的价值观念,也在杨超的家庭中一代代延续。

向最难的领域挑战,医学研究硕果累累

神经外科被公认为是医生培养周期最长、工作强度最大的专业之一。一个合格的神经外科主刀医生要经过20年的学习和培训。他选神经外科,也是因为在成长中,他的家庭告诉他:要有担当,只要有能力就要去做。

杨超多次参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官员、港股及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董事的会诊和手术。有丰富的大手术经验,脑肿瘤切除、微血管减压、DBS、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疗效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胡润中国好医生等称誉。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18次学术会议上,他的论文《80岁以上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初步探讨》,被评为优秀论文。

 

 

杨超感恩祖国,在侨代会上他发言说:“当前国家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为一名新侨,我有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强大依靠。我要把我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贡献新侨的智慧与力量。”


分享:
相关阅读

药食同源焕新颜!昭通天麻突破产业瓶颈,书写千亿

从唐代宫廷贡品到现代健康新宠,从深山道地药材到全链产业集群,昭通天麻这颗 乌蒙神草,正借着国家 药食同源政策的东风,突破多年产业瓶颈,在乌蒙大地上书写着从传统中药

2025-11-04

当年轻人开始在夏天“进补”,巨量星图如何用一场

当养生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日常,一边熬夜一边搜索祛湿攻略,左手冰美式右手胶原蛋白,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对于大健康品牌来说,如何找到与年轻消费者深度对话的方式是营销

2025-11-04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图文推荐
每日精选
dior时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