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浏览量:9020
2018年02月28日 23:45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pdf王玉萍【摘要】目的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份收治的41例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pdf

王玉萍

【摘要】目的 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份收治的41例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实行中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西医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对比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效果显著,并且药物安全可靠,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身体的代谢功能紊乱,所以会有大量的并发症发生,在这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周围神经病变。该并发症的发病隐匿,并且病情的发展缓慢,但是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最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截肢,从而加大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据统计,该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最高可以达到一半左右。临床治疗中,该并发症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是非常迫切的[1]。中西结合治疗就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份收治的41例冠心病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实行中西医治疗,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45±2.45)岁;对照组患者实行西医治疗,男女患者各10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1.23±5.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施以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升患者对于神经病变的认知程度,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控制病情。同时,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予胰岛素皮下注射,从而有效控制血糖,在血糖达到正常标准后,还应该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与此同时还应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测量标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空腹时,血糖要控制在5.5~6.1 mmol/L,用餐后的血糖要控制在7.5~9.8 mmol/L。如果患者出现血糖异常,就需要及时的使用降压、调脂药物,保证患者的血糖等指标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除此之外加行中医治疗,主要衣服用中药为主,其中药主要有人参10 g,生地15 g,红花15 g,桑枝10 g等,这些中药均采用加水煎煮,取药汁400 mL,3次/d,将400 mL药汁平分服用,连续服用4个星期[2]。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其判定的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病状消失,肢体功能以及神经传导速度不断增强。

有效:患者病状得到缓解,肢体功能以及神经传导速度也得到缓解。

无效:上述症状均无变化。

1.4 数据处理

对41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对其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21 11(52.38) 9(42.86) 1(4.76) 95.24%

对照组 20 5(25) 10(50) 5(25) 7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n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实验组 21 92.32±1.54 95.46±2.54 86.42±6.54 89.44±0.33

对照组 20 74.11±2.58 65.23±4.44 71.02±0.12 62.11±4.78

3 讨 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发生神经病变的患者高达60.3%[3]。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临床表现出四肢远端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且多为对称性神经病变。虽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致死率较低,但是诱发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性病变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肢体麻木、蚁走感、感觉不明等等,更为严重的就是患者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往的方法是对患者采取单一的西医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取得的疗效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患者实施了中西结合的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液流通状态,对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了一定的改善[4]。临床治疗过程中,西药对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没有特异性的疗效,并且很多西药都是一种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病。但是中医通过辩证治疗、整体治疗的指导思想,采用滋阴补气的药物,对患者采取通络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马静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瘀证的证候学及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 吴淑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7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9(11):40-41.

[3] 孙歆科,阴智敏,杨秀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DPN24例[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1):48.

[4] 赵美玉.益气养血化瘀汤并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689-7690.


分享:
相关阅读
文章 参考文献 实验组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