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焦理论腹部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浏览量:5493
2018年01月10日 16:54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
分享:
基于三焦理论腹部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晶圆的生产中,隔膜阀是特别适用于运送有腐蚀性,有粘性的流体,...谷深+陈旭+吴中朝+等关键词:三焦;腹部穴位;2型糖尿病;针刺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2

基于三焦理论腹部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晶圆 的生产中,隔膜阀是特别适用于运送有腐蚀性,有粘性的流体,...

谷深+陈旭+吴中朝+等

关键词:三焦;腹部穴位;2型糖尿病;针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29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9-0102-0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笔者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在三焦理论和腹部全息理论[1]指导下,于腹部进行分区并针刺特定穴位,在降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59.82±8.78)岁;2型糖尿病病史1~10年,平均(5.27±3.09)年。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1~70岁,平均(60.77±10.03)岁;2型糖尿病

通讯作者:吴中朝,E-mail:wutcm@sina.com

病史1~10年,平均(7.35±3.7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2型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病史>1年;④HBA1c>6.5%;⑤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尿常规酮体阳性、高血糖危象、低血糖症状者;②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④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检查及治疗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维持原有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基于三焦理论腹部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兼上消症状加双侧阴都,兼中消症状加双侧肓俞,兼下消症状加双侧气穴。对照组常规取

穴:胰俞;兼上消症状加太渊,兼中消症状加脾俞,兼下消症状加太溪。选用0.25 mm×40 mm华成牌针灸针,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进针,针尖刺入皮肤约25~30 mm,以产生得气感为准。每日早餐后2 h针刺1次,留针2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治疗前后运用强生牌快速血糖仪测手指指血,监测日7次血糖(包括三餐前后6次及睡前血糖),选取最高值作为统计数据;②治疗前后检测HBA1c;③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相关标准对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手足畏寒、下肢水肿、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按轻、中、重分别计1、2、3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

少<30%。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三焦之意,一是指六腑之一,有特定生理功能,二是按人体部位划分为上、中、下三焦。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首次提出“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明确了消渴的病理为三焦受病。消渴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肾。脾、胃处于中焦,肾居下焦,其

分值与理论预测值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4 讨论

据文献报道,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蒽醌苷元总量增加了75%,熟大黄中4-羟基苯基-2-丁酮和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生片相比无明显变化,熟大黄中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加;熟大黄以没食子酸、蒽醌苷元为主,苷类成分显著降低,导致其泻下作用基本消失、解热作用减弱,而增加了活血化瘀的作用[5]。本试验主要以没食子酸和游离蒽醌为指标,采用多成分含量综合评分来优选大黄酒蒸工艺参数,更加符合熟大黄炮制目的及保证临床有效性的需求。

大黄炮制品不同时期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有别,工艺及辅料用量亦有所差异;除生大黄和新清宁片外,其他炮制品尚缺乏较为统一的质量标准。这些因素导致市场上的大黄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6]。规范大黄炮制饮片的炮制工艺,制定能体现大黄不同炮制品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的质量评价标准,是规范大黄炮制饮片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23.

[2] 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534-1538.

[3] 曹宏伟.大黄的炮制作用与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8):91-92.

[4] 邓翀,颜永刚,梁婷,等.多指标综合评价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4-6.

[5] 李丽,肖永庆.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803-813.

[6] 孙艳群,林娜.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3(1):179-181.

(收稿日期:2014-01-22;编辑:陈静)

关键词:三焦;腹部穴位;2型糖尿病;针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29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9-0102-0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笔者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在三焦理论和腹部全息理论[1]指导下,于腹部进行分区并针刺特定穴位,在降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59.82±8.78)岁;2型糖尿病病史1~10年,平均(5.27±3.09)年。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1~70岁,平均(60.77±10.03)岁;2型糖尿病

通讯作者:吴中朝,E-mail:wutcm@sina.com

病史1~10年,平均(7.35±3.7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2型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病史>1年;④HBA1c>6.5%;⑤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尿常规酮体阳性、高血糖危象、低血糖症状者;②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④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检查及治疗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维持原有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基于三焦理论腹部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兼上消症状加双侧阴都,兼中消症状加双侧肓俞,兼下消症状加双侧气穴。对照组常规取

穴:胰俞;兼上消症状加太渊,兼中消症状加脾俞,兼下消症状加太溪。选用0.25 mm×40 mm华成牌针灸针,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进针,针尖刺入皮肤约25~30 mm,以产生得气感为准。每日早餐后2 h针刺1次,留针2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治疗前后运用强生牌快速血糖仪测手指指血,监测日7次血糖(包括三餐前后6次及睡前血糖),选取最高值作为统计数据;②治疗前后检测HBA1c;③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相关标准对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手足畏寒、下肢水肿、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按轻、中、重分别计1、2、3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

少<30%。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三焦之意,一是指六腑之一,有特定生理功能,二是按人体部位划分为上、中、下三焦。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首次提出“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明确了消渴的病理为三焦受病。消渴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肾。脾、胃处于中焦,肾居下焦,其

分值与理论预测值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4 讨论

据文献报道,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蒽醌苷元总量增加了75%,熟大黄中4-羟基苯基-2-丁酮和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生片相比无明显变化,熟大黄中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加;熟大黄以没食子酸、蒽醌苷元为主,苷类成分显著降低,导致其泻下作用基本消失、解热作用减弱,而增加了活血化瘀的作用[5]。本试验主要以没食子酸和游离蒽醌为指标,采用多成分含量综合评分来优选大黄酒蒸工艺参数,更加符合熟大黄炮制目的及保证临床有效性的需求。

大黄炮制品不同时期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有别,工艺及辅料用量亦有所差异;除生大黄和新清宁片外,其他炮制品尚缺乏较为统一的质量标准。这些因素导致市场上的大黄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6]。规范大黄炮制饮片的炮制工艺,制定能体现大黄不同炮制品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的质量评价标准,是规范大黄炮制饮片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23.

[2] 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534-1538.

[3] 曹宏伟.大黄的炮制作用与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8):91-92.

[4] 邓翀,颜永刚,梁婷,等.多指标综合评价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4-6.

[5] 李丽,肖永庆.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803-813.

[6] 孙艳群,林娜.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3(1):179-181.

(收稿日期:2014-01-22;编辑:陈静)

关键词:三焦;腹部穴位;2型糖尿病;针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29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9-0102-0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笔者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在三焦理论和腹部全息理论[1]指导下,于腹部进行分区并针刺特定穴位,在降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59.82±8.78)岁;2型糖尿病病史1~10年,平均(5.27±3.09)年。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1~70岁,平均(60.77±10.03)岁;2型糖尿病

通讯作者:吴中朝,E-mail:wutcm@sina.com

病史1~10年,平均(7.35±3.7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2型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病史>1年;④HBA1c>6.5%;⑤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尿常规酮体阳性、高血糖危象、低血糖症状者;②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④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检查及治疗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维持原有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基于三焦理论腹部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兼上消症状加双侧阴都,兼中消症状加双侧肓俞,兼下消症状加双侧气穴。对照组常规取

穴:胰俞;兼上消症状加太渊,兼中消症状加脾俞,兼下消症状加太溪。选用0.25 mm×40 mm华成牌针灸针,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进针,针尖刺入皮肤约25~30 mm,以产生得气感为准。每日早餐后2 h针刺1次,留针2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治疗前后运用强生牌快速血糖仪测手指指血,监测日7次血糖(包括三餐前后6次及睡前血糖),选取最高值作为统计数据;②治疗前后检测HBA1c;③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相关标准对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手足畏寒、下肢水肿、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按轻、中、重分别计1、2、3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

少<30%。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三焦之意,一是指六腑之一,有特定生理功能,二是按人体部位划分为上、中、下三焦。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首次提出“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明确了消渴的病理为三焦受病。消渴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肾。脾、胃处于中焦,肾居下焦,其

分值与理论预测值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4 讨论

据文献报道,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蒽醌苷元总量增加了75%,熟大黄中4-羟基苯基-2-丁酮和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生片相比无明显变化,熟大黄中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加;熟大黄以没食子酸、蒽醌苷元为主,苷类成分显著降低,导致其泻下作用基本消失、解热作用减弱,而增加了活血化瘀的作用[5]。本试验主要以没食子酸和游离蒽醌为指标,采用多成分含量综合评分来优选大黄酒蒸工艺参数,更加符合熟大黄炮制目的及保证临床有效性的需求。

大黄炮制品不同时期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有别,工艺及辅料用量亦有所差异;除生大黄和新清宁片外,其他炮制品尚缺乏较为统一的质量标准。这些因素导致市场上的大黄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6]。规范大黄炮制饮片的炮制工艺,制定能体现大黄不同炮制品内在质量的、科学客观的质量评价标准,是规范大黄炮制饮片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23.

[2] 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534-1538.

[3] 曹宏伟.大黄的炮制作用与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8):91-92.

[4] 邓翀,颜永刚,梁婷,等.多指标综合评价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4-6.

[5] 李丽,肖永庆.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803-813.

[6] 孙艳群,林娜.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3(1):179-181.

(收稿日期:2014-01-22;编辑:陈静)


分享:
相关阅读
文章 大黄 强生

薇诺娜净衡系列重磅上市,以“科学循证+NUTE原则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学系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5日-2

2025-07-03

达因伊可新携手海王星辰玩转公益快闪,以“科学营

当儿童健康成长的期盼与守护大熊猫的责任交织,一场充满爱与温度的公益之旅在初夏悄然开启。6月,达因伊可新携手海王星辰,于深圳、成都双城举办共10场守初「新」「竹」力

2025-07-01

6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即将举

6月的广州,盛夏生机盎然,即将开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展馆布展现场,工程师们正调试着最新款工业机器人手臂,叉车穿梭运送着智能穿戴设备的

2025-06-25

中年男人,不该被身体健康拖进职场焦虑的困境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拿到体检单的瞬间,心跳加速,手指微微颤抖。当看到上面那些不太理想的指标,比如前列腺问题,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你可能会迅速把体检单塞进抽屉,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