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餐厅都喜欢放背景音乐

  浏览量:0
2018年06月02日 00:09来源于: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分享:
餐厅背景音乐用得好叫引客,用不好那叫赶客楚超经常下馆子的人一定会发现,用餐时,耳边除了碗筷相碰、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嚼东西以及吧唧嘴之类的声响之外,还能听到从天花板上某个不起眼的小喇叭里传来的音乐声。

餐厅背景音乐用得好叫引客,用不好那叫赶客

楚超

经常下馆子的人一定会发现,用餐时,耳边除了碗筷相碰、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嚼东西以及吧唧嘴之类的声响之外,还能听到从天花板上某个不起眼的小喇叭里传来的音乐声。

餐馆选择背景音乐可是有讲究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营造与主打菜式、餐馆格调更搭配的环境,以吸引顾客;另一方面,音乐也是餐馆用来提高翻台率的套路,这种音乐节奏快,声音也稍大。

专家指出,餐馆用来“轰”你走的音乐对饮食健康弊大于利。所以为了健康,千万别“被套路”。

劲爆音乐催你赶紧吃完走人

不少消费者发现,越是在就餐高峰人多嘈杂的时候,店方却越要放一些劲爆的音乐,让人恨不得赶紧把饭吃完离开。而当顾客不多的时候,放舒缓的音乐,能让人放松下来,多坐一会儿,多消费一些。

餐馆临关门时继续放节奏较快的音乐,而且把音量适度调大,这时“轰人”的效果会更明显。因为这样会加大顾客对音乐的接受程度。

浙江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系的一项研究指出,餐馆就餐人数多的时候,由于就餐者听到的内容太多太杂,比如谈话、敬酒、碰杯、吃东西的声音以及背景音乐,而人类大脑对声音信息的加工能力和效率有限,从而来自背景音乐的听觉信息就不能被充分加工。

店方即便是放劲爆、节奏快的背景音乐,其效果也会被其他声音削弱,顾客听到的音乐是碎片化的,这对顾客也就是对提高翻台率的效果可能不大。

相反,在就餐人数少的时候,就餐者没有受到来自其他音源的听觉信息的影响,只接受了当时餐馆中所播放的背景音乐,这时音乐对顾客的影响是优先的、整体化的,起到的效果更大,使就餐者不知不觉加快就餐速度,导致就餐时间缩短。

旋律节奏越快咀嚼次数越少

早在 1985 年就有国外专家研究发现,音乐会影响人的咀嚼速度和咀嚼频次——缓慢的音乐会使就餐速度减缓,让人嚼得更细;而快节奏的音乐使人进食速度加快,咀嚼频次变少。

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一项联合研究认为,节奏快的音乐以及噪声,会提高大脑的唤醒水平,同时改变人们的饮食体验或反应方式。也就是,本应静下心来慢慢品尝的,由于唤醒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吃饭如囫囵吞枣。

掉进快音乐陷阱:苹果型肥胖等着你

囫囵吞枣的进食习惯是广大专家所不提倡的。细嚼慢咽能维护健康,这早已成为共识。一项基于56000余名成年人的调查显示,进食速度快是代谢综合征(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的危险因素,且男性更为明显。特别是快速饮食与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呈正比。此外,中心性肥胖(苹果型肥胖)与进食速度关联性最强,且不存在性别差异。

屏蔽快音乐干扰享受慢饮食之乐

综合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如果就餐者能够主动屏蔽“轰人”音乐的干扰,放慢进食速度,则利于健康。早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学者就提出“慢餐”的概念,后来这一理念也被中国学者广泛接受。

对于慢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建议,一般情况下,最好用15~20分钟来吃早餐,用半小时左右来吃中、晚餐。老年病学专家指出,中老年人癌症发病率较高,与咀嚼能力差有一定关系,而如果每口饭咀嚼30次左右,可以大量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

除了细嚼慢咽,慢餐还有其他内涵。比如,放慢速度地吃,不只为了充饥,更为了靜心享受每一道美食,而这种享受可养心,养心是养生之本。


分享:
相关阅读
苹果 文章 音乐

高温令我们无处可逃?高温下的健康问题日益显著,

全球变暖已成常态,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高温健康风险攀升,政府机构亦针对市民的高温健康问题做了不少举措。如在今年7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广

2025-09-15

守护健康度秋!墨迹天气特色功能提前预警感冒流感

进入秋季以来,全国范围内气温呈逐步下降态势,部分地区早晚温差明显加大,日间暑热褪去后,清晨与夜间的凉意愈发显著。随着天气转凉,人体免疫系统易受温度波动影响,伤风感冒及

2025-09-16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南省红

(2025年9月8日,云南屏边)9月8日,赫力昂旗下全球领先钙制剂品牌钙尔奇,携手重要合作伙伴京东买药和联劝公益,于云南省屏边县白云乡中心小学进行2025年度阳光成长计划阳光

2025-09-11

《对话》丽减美瘦吧沈阳市场,赋能健康减重新势力

在品牌强国战略的强劲赋能下,丽减美瘦吧持续深耕全国市场,致力于将健康减重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近日,备受瞩目的《对话》栏目组再度启程,将镜头对准兼具历史底蕴与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