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影响

  浏览量:7976
2018年01月08日 05:26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
分享:
...C法同时测定野木瓜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研究.pdf王晓阁+龙全江+周宙+赵悦+周田田摘要:目的考察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HC-C18(2)色谱柱(4.

...C法同时测定野木瓜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研究.pdf

王晓阁+龙全江+周宙+赵悦+周田田

摘要:目的 考察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H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9∶11∶0.1∶0.05),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 ℃,流速1.0 mL/min,测定产地不同加工法样品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结果 4种不同加工法制备的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86%、0.93%、1.29%、1.47%,表明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本研究为宣木瓜药材的产地加工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宣木瓜;产地加工;高效液相色谱法;齐墩果酸;熊果酸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11.023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11-0075-04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安徽、山东、浙江、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其中产于安徽宣城的道地药材称为宣木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的记载。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1]。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指出,木瓜的采收、加工方法为: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根据全国主产区市场调查,木瓜药材实际生产中多未经烫制处理,而是直接对半纵剖、晒干,其成品外观差异不大。目前,木瓜的产地加工法有普通加工法和蒸(煮)加工法[2]。有研究表明,生晒、烫晒两种产地加工方法对木瓜的质量无显著影响[3-4]。另有研究提出,新鲜木瓜直接加工成饮片可减少后续加工程序,更好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5-6]。但对产地加工法的研究还有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深入探讨,考察指标和检测方法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齐墩果酸、熊果酸为木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齐墩果酸具有消炎抑菌、降低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7];熊果酸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溃疡、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8-9]。为此,本研究通过测定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对宣木瓜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入探讨。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仪(包括G1322A在线脱气机,G1312B二元梯度泵,G1329B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4212B DAD检测器,Agilent 1260色谱工作站),Agilent H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NO.588905-902),DV215CD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美国OHAUS),KQ5200DE台式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江苏省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齐墩果酸对照品(批号110709-200304)、熊果酸对照品(批号110742-200516)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为色谱纯,天津百世化工有限公司;娃哈哈纯净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采集

宣木瓜药材(农家品种芝麻点[10])采自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新田镇道地产区,所有样品均采自同一植株。经本校中药生药教研室汪荣斌副教授鉴定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果实。

2.2 不同加工方法制备样品

2.2.1 鲜药材对半纵剖晒干品 鲜药材净选,对半纵剖,除去内果皮(含种子,下述内果皮均为含种子的内果皮),置药匾中日晒夜露至干。编号为M1。

2.2.2 鲜药材烫制后对半纵剖晒干品 鲜药材净选,在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较小者烫8 min,稍大者烫10 min),取出,对半纵剖,除去内果皮,置药匾中日晒夜露至干。编号为M2。

2.2.3 鲜药材蒸制后对半纵剖晒干品 鲜药材净选,置已“圆汽”笼屉上蒸至外皮灰白色(较小者蒸10 min,稍大者蒸12 min),取出,对半纵剖,除去内果皮,置药匾中日晒夜露至干。编号为M3。

2.2.4 鲜药材对半纵剖后烫制晒干品 鲜药材净选,对半纵剖,除去内果皮,投入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约5 min),取出,置药匾中日晒夜露至干。编号为M4。

2.3 样品晒干判断标准

晒干的成品背面无青色,呈紫红色或棕红色,具有不规则的深皱褶及微细皱纹。连续晴朗天气,气温为35~39 ℃,1周内晒制的药材不再减失质量,判断为药材已晒干。折干率(%)=晒干后成品质量÷鲜药材质量×100%。样品折干率见表1。

2.4 内果皮的收集

分别收集不同加工法样品的内果皮,晒干(晒干判断标准同样品),备用。内果皮比重(%)=晒干后的内果皮质量÷晒干后成品质量×100%。样品内果皮比重见表1。

0.024 13.12 7.55

2.5 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 Agilent H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9∶11∶0.1∶0.05);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 ℃;流速:1.0 mL/min;自动进样,进样量20 μL;理论塔板数在13 000以上[1]。

2.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定齐墩果酸对照品0.004 03 g和熊果酸对照品0.004 01 g,置同一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齐墩果酸403 μg/mL、熊果酸401 μg/mL的对照品混合溶液。

2.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粗粉(过60目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摇匀,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Hz)2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5.4 线性关系考察 取齐墩果酸、熊果酸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0.2、0.4、0.6、0.8、1.0、2.0、4.0、6.0、8.0、10.0、12.0 μL,测定对照品吸收峰面积。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齐墩果酸Y=0.472 178X-2.346 71,r=0.999 99;熊果酸Y=0.431 128X-3.094 99,r=0.999 99。表明齐墩果酸在0.0806~4.836 μg、熊果酸在0.0802~4.812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线性关系。色谱图见图1。

2.5.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1.38%,熊果酸峰面积RSD=1.71%,表明精密度良好。

2.5.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份样品(M1)粉末6份,按“2.5.3”项下方法制备,进样测定,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2.52%,熊果酸峰面积RSD=2.00%,表明重复性良好。

2.5.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M1),在0、4、12、24、36、48 h进样测定,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1.56%,熊果酸峰面积RSD=1.9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2.5.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宣木瓜样品(M1)粉末5份,每份约0.50 g,分别按1∶1质量水平加入齐墩果酸、熊果酸对照品,按“2.5.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行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齐墩果酸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1.97%;熊果酸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2.87%。结果见表2。

2.5.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不同样品,按“2.5.3”项下方法制备并进行测定。样品以干燥品计,含水量为晒干后样品的水分含量,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H水分测定第一法测定,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宣木瓜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4种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86%、0.93%、1.29%、1.47%,鲜药材直接对半纵剖晒干品含量最低,经烫、蒸等处理后对半纵剖晒干品含量明显提高,并以鲜药材先对半纵剖后烫制晒干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为最高。

在同样的干燥条件下,不同加工法样品的折干率比较接近,约为12%~13%;样品的含水量在安全范围(7%~13%)内,表明以传统方法判断样品是否晒干是可行的。晒制时,开始2~3 d要把切面对着阳光,无水分外渗后可任意翻晒。采取日晒夜露,晒干的成品背面无青色,呈紫红色或棕红色,具有不规则的深皱褶及微细皱纹。

本试验结果表明,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药材经烫、蒸等湿热处理,可以提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与湿热接触越充分则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越高,进一步验证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热的稳定性,表明了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的科学性。结合文献[11-12],笔者认为在产地加工过程中湿热处理促进了木瓜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提高,从而保证并提高了宣木瓜药材的质量。

本研究进一步对宣木瓜产地不同加工品的内果皮(俗称核)进行了含量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11%、0.14%、0.07%、0.08%,发现其内果皮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明显较低,与各样品整体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不成规律一致性变化,且质量占整个木瓜药材(晒干后的成品)比重较小,仅为7%~8%,因此可忽略内果皮对整个药材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7.

[2] 龙全江.中药材采收加工技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5-126.

[3] 严宜昌,黄鹤,万明.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27-29.

[4] 黄鹤,严宜昌,万明,等.两种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91-94.

[5] 芮双平,刘业飞,周建理.宣木瓜饮片加工方法的改进[J].基层中药杂志,2001,16(4):42-43.

[6] 周明星,邓改改,丁明若,等.鲜切皱皮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4):85-88.

[7] 吴虹,魏伟,吴成义.木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62-64.

[8] 李开泉,陈武,熊筱娟,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成药,2002,24(9):709-711.

[9] 熊斌,雷志勇,陈虹.熊果酸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3):133-136.

[10] 黄立厚,王尚全,朱永芳.宣木瓜品种性状的调查[J].中药材,1986, 9(6):1-5.

[11] 毕月玲,李晶,陈学艳,等.HPLC-ELSD测定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吉林中医药,2010,30(4):341-343.

[12] 喻喜华,陈晓辉,戴荣华,等.UPLC测定山茱萸生品与酒炙品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5):26-28.

2.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粗粉(过60目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摇匀,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Hz)2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5.4 线性关系考察 取齐墩果酸、熊果酸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0.2、0.4、0.6、0.8、1.0、2.0、4.0、6.0、8.0、10.0、12.0 μL,测定对照品吸收峰面积。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齐墩果酸Y=0.472 178X-2.346 71,r=0.999 99;熊果酸Y=0.431 128X-3.094 99,r=0.999 99。表明齐墩果酸在0.0806~4.836 μg、熊果酸在0.0802~4.812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线性关系。色谱图见图1。

2.5.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1.38%,熊果酸峰面积RSD=1.71%,表明精密度良好。

2.5.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份样品(M1)粉末6份,按“2.5.3”项下方法制备,进样测定,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2.52%,熊果酸峰面积RSD=2.00%,表明重复性良好。

2.5.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M1),在0、4、12、24、36、48 h进样测定,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1.56%,熊果酸峰面积RSD=1.9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2.5.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宣木瓜样品(M1)粉末5份,每份约0.50 g,分别按1∶1质量水平加入齐墩果酸、熊果酸对照品,按“2.5.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行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齐墩果酸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1.97%;熊果酸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2.87%。结果见表2。

2.5.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不同样品,按“2.5.3”项下方法制备并进行测定。样品以干燥品计,含水量为晒干后样品的水分含量,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H水分测定第一法测定,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宣木瓜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4种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86%、0.93%、1.29%、1.47%,鲜药材直接对半纵剖晒干品含量最低,经烫、蒸等处理后对半纵剖晒干品含量明显提高,并以鲜药材先对半纵剖后烫制晒干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为最高。

在同样的干燥条件下,不同加工法样品的折干率比较接近,约为12%~13%;样品的含水量在安全范围(7%~13%)内,表明以传统方法判断样品是否晒干是可行的。晒制时,开始2~3 d要把切面对着阳光,无水分外渗后可任意翻晒。采取日晒夜露,晒干的成品背面无青色,呈紫红色或棕红色,具有不规则的深皱褶及微细皱纹。

本试验结果表明,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药材经烫、蒸等湿热处理,可以提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与湿热接触越充分则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越高,进一步验证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热的稳定性,表明了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的科学性。结合文献[11-12],笔者认为在产地加工过程中湿热处理促进了木瓜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提高,从而保证并提高了宣木瓜药材的质量。

本研究进一步对宣木瓜产地不同加工品的内果皮(俗称核)进行了含量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11%、0.14%、0.07%、0.08%,发现其内果皮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明显较低,与各样品整体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不成规律一致性变化,且质量占整个木瓜药材(晒干后的成品)比重较小,仅为7%~8%,因此可忽略内果皮对整个药材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7.

[2] 龙全江.中药材采收加工技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5-126.

[3] 严宜昌,黄鹤,万明.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27-29.

[4] 黄鹤,严宜昌,万明,等.两种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91-94.

[5] 芮双平,刘业飞,周建理.宣木瓜饮片加工方法的改进[J].基层中药杂志,2001,16(4):42-43.

[6] 周明星,邓改改,丁明若,等.鲜切皱皮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4):85-88.

[7] 吴虹,魏伟,吴成义.木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62-64.

[8] 李开泉,陈武,熊筱娟,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成药,2002,24(9):709-711.

[9] 熊斌,雷志勇,陈虹.熊果酸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3):133-136.

[10] 黄立厚,王尚全,朱永芳.宣木瓜品种性状的调查[J].中药材,1986, 9(6):1-5.

[11] 毕月玲,李晶,陈学艳,等.HPLC-ELSD测定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吉林中医药,2010,30(4):341-343.

[12] 喻喜华,陈晓辉,戴荣华,等.UPLC测定山茱萸生品与酒炙品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5):26-28.

2.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粗粉(过60目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摇匀,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Hz)2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5.4 线性关系考察 取齐墩果酸、熊果酸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0.2、0.4、0.6、0.8、1.0、2.0、4.0、6.0、8.0、10.0、12.0 μL,测定对照品吸收峰面积。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齐墩果酸Y=0.472 178X-2.346 71,r=0.999 99;熊果酸Y=0.431 128X-3.094 99,r=0.999 99。表明齐墩果酸在0.0806~4.836 μg、熊果酸在0.0802~4.812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线性关系。色谱图见图1。

2.5.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1.38%,熊果酸峰面积RSD=1.71%,表明精密度良好。

2.5.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份样品(M1)粉末6份,按“2.5.3”项下方法制备,进样测定,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2.52%,熊果酸峰面积RSD=2.00%,表明重复性良好。

2.5.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M1),在0、4、12、24、36、48 h进样测定,结果齐墩果酸峰面积RSD=1.56%,熊果酸峰面积RSD=1.9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2.5.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宣木瓜样品(M1)粉末5份,每份约0.50 g,分别按1∶1质量水平加入齐墩果酸、熊果酸对照品,按“2.5.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行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齐墩果酸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1.97%;熊果酸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2.87%。结果见表2。

2.5.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不同样品,按“2.5.3”项下方法制备并进行测定。样品以干燥品计,含水量为晒干后样品的水分含量,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H水分测定第一法测定,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宣木瓜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4种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86%、0.93%、1.29%、1.47%,鲜药材直接对半纵剖晒干品含量最低,经烫、蒸等处理后对半纵剖晒干品含量明显提高,并以鲜药材先对半纵剖后烫制晒干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为最高。

在同样的干燥条件下,不同加工法样品的折干率比较接近,约为12%~13%;样品的含水量在安全范围(7%~13%)内,表明以传统方法判断样品是否晒干是可行的。晒制时,开始2~3 d要把切面对着阳光,无水分外渗后可任意翻晒。采取日晒夜露,晒干的成品背面无青色,呈紫红色或棕红色,具有不规则的深皱褶及微细皱纹。

本试验结果表明,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药材经烫、蒸等湿热处理,可以提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与湿热接触越充分则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越高,进一步验证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热的稳定性,表明了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的科学性。结合文献[11-12],笔者认为在产地加工过程中湿热处理促进了木瓜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提高,从而保证并提高了宣木瓜药材的质量。

本研究进一步对宣木瓜产地不同加工品的内果皮(俗称核)进行了含量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11%、0.14%、0.07%、0.08%,发现其内果皮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明显较低,与各样品整体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不成规律一致性变化,且质量占整个木瓜药材(晒干后的成品)比重较小,仅为7%~8%,因此可忽略内果皮对整个药材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7.

[2] 龙全江.中药材采收加工技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5-126.

[3] 严宜昌,黄鹤,万明.两种产地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4):27-29.

[4] 黄鹤,严宜昌,万明,等.两种初加工方法对木瓜药材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91-94.

[5] 芮双平,刘业飞,周建理.宣木瓜饮片加工方法的改进[J].基层中药杂志,2001,16(4):42-43.

[6] 周明星,邓改改,丁明若,等.鲜切皱皮木瓜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4):85-88.

[7] 吴虹,魏伟,吴成义.木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62-64.

[8] 李开泉,陈武,熊筱娟,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成药,2002,24(9):709-711.

[9] 熊斌,雷志勇,陈虹.熊果酸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3):133-136.

[10] 黄立厚,王尚全,朱永芳.宣木瓜品种性状的调查[J].中药材,1986, 9(6):1-5.

[11] 毕月玲,李晶,陈学艳,等.HPLC-ELSD测定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吉林中医药,2010,30(4):341-343.

[12] 喻喜华,陈晓辉,戴荣华,等.UPLC测定山茱萸生品与酒炙品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5):26-28.


分享:
相关阅读
木瓜 含量 药材

“降茶”问世:健康升维,开启即饮茶3.0时代

从神农解毒到郑和远航,茶长期被国人当作药食使用,且有着万病之药的美誉。如今,以科技创新理念深耕医药行业31年的天士力集团,以一杯茶为引,探讨一个宏大背景下的时代命

2025-05-09

华为擎云商HA5A0全天候多维度健康呵护 帮助建立主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主动健康管理理念由此被正式提出,其意义体现在通过科学运动、

2025-05-09

瑞士海雅美「克拉·赫本纯净水光」重磅上市 跻身

医美行业日新月异,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但目前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中大部分水光产品适应症并无面部适应症,并不能在面部使用。近日,瑞士海雅

2025-05-07

桂圆琼玉颗粒——养出自然黑发

一、当白发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被过早冒出的白发困扰。工作压力、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让许多人在30岁便与少年白不期而遇。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外

2025-05-06
图文推荐
每日精选
dior时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