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成京津冀儿童外治疗法联盟成员单位

  浏览量:5830
2020年11月28日 13:27来源于:家庭医学
分享:
养生之道-游荡在人间的养生旅游保健乐悠悠3丁树栋从立冬至立春,要经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时节。此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

 

养生之道-游荡在人间的养生旅游保健乐悠悠 3

 

丁树栋

从立冬至立春,要经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时节。此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冬季养生之道重点在一个“藏”字。

精神调养

为了保证冬季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说。意思就是说要想求得精神安静,就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做到秘而不宣,如同获得了珍宝那样感到满足。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阳气的萌生。

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意地克制七情,不使之过激;要节制欲望,不要妄动心思;尽量做到心如止水,宁静淡泊。

起居调养

冬季的起居作息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此时)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也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在寒冷的冬季里,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防寒保暖也应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预防春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具体地说,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此外,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应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

就五味与五脏关系而言,则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说,“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主张增苦减咸。这是因为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

运动调养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民谚说明了冬季运动锻炼的重要性。

冬季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应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还须指出,冬天早晨由于受冷高压的影响,往往会发生逆温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工厂、家庭炉灶等排出的废气不能向大气层扩散,使得户外空气相当污浊,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雾霾”。气象研究发现,有逆温现象的早晨更易出现雾霾,此时到室外锻炼不如在室内锻炼。

防病保健

冬季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无论食补还是药补,均需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补,方能奏效。

冬季是麻疹、白喉、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的好发季节,除了注意精神、起居、饮食调养和运动锻炼外,还可用中药预防,如大青叶、板蓝根对流感、麻疹、腮腺炎有预防作用;黄芩可以预防猩红热;兰花草、鱼腥草可预防百日咳;生牛膝能预防白喉。這些方法简便有效,可以酌情采用。

冬寒也常诱发痼疾,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痹证等,也多因触冒寒凉而诱发加重。因此防寒护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颜面、四肢的保健,防止冻伤。


分享:
相关阅读
家庭 运动 文章

“降茶”问世:健康升维,开启即饮茶3.0时代

从神农解毒到郑和远航,茶长期被国人当作药食使用,且有着万病之药的美誉。如今,以科技创新理念深耕医药行业31年的天士力集团,以一杯茶为引,探讨一个宏大背景下的时代命

2025-05-09

华为擎云商HA5A0全天候多维度健康呵护 帮助建立主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主动健康管理理念由此被正式提出,其意义体现在通过科学运动、

2025-05-09

瑞士海雅美「克拉·赫本纯净水光」重磅上市 跻身

医美行业日新月异,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但目前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中大部分水光产品适应症并无面部适应症,并不能在面部使用。近日,瑞士海雅

2025-05-07

桂圆琼玉颗粒——养出自然黑发

一、当白发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被过早冒出的白发困扰。工作压力、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让许多人在30岁便与少年白不期而遇。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外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