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与败落

  浏览量:0
2018年06月26日 14:57来源于:老年世界
分享:
财的/争权的/起家的/成名的/败落的出版年:2005页数:516王广峰清朝末期的同治年间,山西北部连年遭受了干旱、虫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民不聊生,饿殍遍地。老百姓纷纷走西口去逃难,我爷爷的爷爷弟兄二人也从雁北应县

财的/争权的/起家的/成名的/败落的 出版年: 2005 页数: 516

王广峰

清朝末期的同治年间,山西北部连年遭受了干旱、虫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民不聊生,饿殍遍地。老百姓纷纷走西口去逃难,我爷爷的爷爷弟兄二人也从雁北应县的侯吉岭村一路颠簸辗转,来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土默川平原上,也就是今天的土默特左旗白庙子境内。弟兄二人敲开了一家的大门,主人心善,收留了他们。这家人姓杜,是有土地、有牛马骡子的大户人家。杜家主人让弟兄二人住在东房,又为他们安顿了吃的。就这样,二人给杜家当起了长工。这弟兄二人,哥哥叫王生富,弟弟叫王生财,也就是我的高祖父。

在收留下他们的杜家,弟兄二人忠心耿耿、老实能干,无论是耕地、锄地、收割庄稼,还是喂牛喂马,样样都是一丝不苟,就像是给自己干活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二人辛辛苦苦、没明没夜地为杜家劳作了十二三年。

一天早上,杜掌柜把弟兄二人叫到了房间里。杜掌柜说:“我怜悯你们弟兄二人,看到了你们十多年对我家的忠诚和辛苦,你们为我家增添了不少的财富。从今以后,你们不用再伺候我了。离我家五里远的地方,就是得胜营村南有我的一百亩荒地,权当作我给你们弟兄二个另加的工价,你们自己去耕种吧!”听了此番话,弟兄二人眼含热泪,不停地向主人道谢。

当天中午,杜家主人宰了一只肥羊,给弟兄二人吃了炸糕炖羊肉。饭后,主人又告诉弟兄俩人说:“牛马牲口农具我不能给你们。你们去下房拿上两把铁锹、两把锄头、两把镰刀。另外,我再给你们带上两袋子炒面(约有一百二十斤)剩下的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吧!”

王生富、王生财千恩万谢地向主人告了辞。接着,他们背上了炒面和几件农具向东南方向走了。他们到了六七里远的邢家营村,进了一户房舍和院落比较好的人家。他们向这家主人说明了因由就被允许住在一间东房里。邢家营村距离杜家给的那一百亩土地不远,有二里地。地在北,邢家营在南。来到邢家营的那一年,我高祖父王生财已经四十二岁了。

从离开杜家的秋天(1875年)到第二年的春天,弟兄二人就用一百二十斤炒面和秋天从别人地里拣的土豆、萝卜艰难度日。二人忍饥挨饿、起早贪黑,硬是用两把铁锹把一百亩杂草丛生的荒地翻了个底朝天。

1876年春天,土地下种的时候到了。土默川上的农民陆陆续续地把小麦、莜麦、土豆等农作物的种子播撒进了土地里。可是,兄弟俩还在为没有一粒籽种而一筹莫展。一百亩地是打整平了,垅畦也收拾好了,真是万事已备,只欠籽种。种子就是希望,如果没有种子播下,那百亩土地上长出的只能是一地杂草。二人一合计,等也不是办法,出去借点儿籽种吧!可是,弟兄二人东奔西跑,也只是向新得利村的范家借来了几十斤的高粱。这点儿东西,对于百亩土地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此时已经是1876年4月下旬,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连续下了两天。等到路上不泥泞的时候,他们又去了地里,本来没有种上什么,可他们还是想从地里发现点希望。二人站在地头观看,他们同时发现了地里有不少米粒大小的绿点点,仔细辨认了一番,哥哥王生富激动地大叫了起来:“二子!这是麻子!是麻子!”此后几天,弟兄二人每天都要来仔细观看。他们看见绿点点小麻子在不断地增加,出了土的在渐渐地长大。这消息不胫而走,村里的乡亲们相互转告,大家来到这片土地上要看个究竟,人们不禁大呼:“真是奇事!”。

这一百亩稆生的野麻子给王生富、王生财弟兄二人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从春到秋,经过弟兄二人几遍的锄草、松土,再加上黑土地供给了充足的养分,麻子长得非常的好。到秋天,麻子长到了一人多高,像小树林一样密不透风。

九月中旬,麻子的叶子泛黄,麻子的籽粒已经熟透了。二人抓紧时间把麻子割倒捆成捆子。他们又借了一挂勒勒车,自己驾辕拉套,硬是把成捆的麻子拉到了村后的场面上。他们还借来了碌碡,把麻子的颗粒都摔了下来。经过簸扬收拾,去掉皮壳,场面上逐渐出现了一堆堆干干净净、光珠珠的、褐中带绿的麻子。

二人喜不自禁,他们借来了斗子一斗一斗地量了起来,越量越高兴,竟有七百斗。这以后,弟兄俩把麻子拉到油坊榨成了油,用油换了钱、粮食、牛马和农具。他们再也不用寄人篱下了,王生财搬到了邢家营西二里地的东地村,老大王生富在邢家营村定居了下来。从此,弟兄二人就分家了。

从1876年收获了一地野麻子以后,又有连续两年的好年景。王生富、王生财都买地、买牲口、盖房子,扩大了家业。1878年冬天,弟兄二人先后都娶上了媳妇。

第二年,我爷爷的父亲,我的曾祖父出生了,接下来,又有了曾祖父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以后的年月,我爷爷的爷爷不断地扩张家业,又买下了周围村庄八九百亩的土地。加上起家之初杜家给的一百亩地的二分之一,我们家已经是拥有千亩土地的大户人家了。

我爷爷王世恭出生于1902年5月(清光绪28年),排行老二。那时,我的高祖父年纪大了,我的曾祖父接续他成了当家的。在我们家光景最好的时期,一年能打八九百石的粮食,雇着二三十名长工。刚刚搬到东地村的三间土房已经拆盖成了两个相邻的四合院,院子里还有加工粮食的磨房、碾房、油房以及牛棚马圈等。

好景不长。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民国十八年之后),土默川上连续几年遭灾,粮食几近绝收,再加上社会长期动荡、匪患横行,我三爷爷被土匪劫为人质,为了赎回三爷爷,我家向土匪交了大量的钱财。此后,我们家就逐渐贫穷败落了。到解放前夕,我爷爷又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毒瘾。分家时得到的土地、农具等家产全被爷爷给卖光了,解放后土地改革时,我们家还划成了贫农成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爷爷被迫戒掉了毒瘾,成了生产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后来,他还当过生产大队的护林员。1993年8月,爷爷无疾而终,寿享九十二岁高龄。


分享:
相关阅读
二人 弟兄 麻子

54年匠心守护|穗宝“智承”系列:一芯精准承托,

2025年穗宝集团迎来54周年华诞,这个陪伴中国家庭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国民品牌于8月以一场主题为DREAM YOUNG岭潮智承的睡眠科技盛典,向国人展示了睡眠智能科技的新突破。穗宝集

2025-08-29

当立Xpert产品组合全面应用超小焦点球管,支持超

2025年8月29日,中国上海近期,全球领先的医疗全影像链创新组件制造商当立Dunlee颠覆性地推出超小焦点球管,并将其全面应用于Xpert产品组合,成为目前业界唯一能够面向OEM

2025-08-29

“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

8月25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如新(中国)公益支持的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行业协会领导、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主流媒体及企业代表

2025-08-28

秋季防过敏,墨迹天气“过敏预报”为健康精准护航

八月下旬,全国多地暑热未消,然而易过敏人群已率先迎来花粉过敏高发期。频繁打喷嚏、鼻涕不止、皮肤干痒乃至夜间鼻塞难眠等典型过敏症状,今年出现时间较往年明显提前。据花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