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受益的生活哲理 云飞扬的春天吧
刘丽红
【摘要】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的2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年龄段分为A组(<45岁组)52例、B组(45~55岁组)52例、C组(56~65岁组)、D组(66~75岁组)52例及E组(>75岁组)52例,然后将五组患者的GSES量表、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量表及相关行为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A组的GSES量表、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量表及相关行为控制情况均差于B组、C组、D组及E组,B组则差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差于D组及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及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认知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年龄较高者的状态相对更好,因此应根据年龄段的特点给予针对性干预。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高血压; 治疗效能感; 不良生活习惯认知情况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17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wareness situation for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t different ages.Method:From Octo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2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45 years old group) 52 cases,group B (45 to 55 years old group) 52 cases,group C(56 to 65 years old group) 52 cases,group D(66 to 75 years old group) 52 cases and group E(>75 years old group) 52 cases,then the GSES scale,awareness for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scale and related behavior control situation of fiv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GSES scale,awareness for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scale and related behavior control situation of group A were all worse than those of group B,group C,group D and group E,the results of group B were all worse than those of group C,group D and group E,the results of group C were all worse than those of group D and group E,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while the differences of group D and group E were all not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wareness situation for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t different ages show obvious differences,and the state of patients with higher ages are relatively better,so they shall be paid to targeted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es.
【Key words】 Different ages; Hypertension; Therapeutic efficacy; Awareness situation for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First-authors address:Longhua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Shenzhen City,Three Villag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enzhen 518110,China
高血壓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且是导致患者多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较多高血压患者因长期慢性等特点,因此对于治疗信心可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患者的治疗懈怠感明显增强[1-2],表现出治疗效能感相对低下的状态,而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另外,高血压的血压波动受生活中较多习惯的影响较大,因此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的认知度是急需提升的方面[3]。本文中笔者就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的认知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比较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的2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年龄段分为A组(<45岁组)52例、B组(45~55岁组)52例、C组(56~65岁组)、D组(66~75岁组)52例及E组(>75岁组)52例。A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20~44岁,平均(36.3±7.0)岁,病程4.2~11.2年,平均(6.8±2.2)年;高血压分级:1级者16例,2级者24例,3级者12例。B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45~55岁,平均(50.3±4.1)岁,病程4.0~12.1年,平均(6.9±1.9)年;高血压分级:1级者15例,
2级者25例,3级者12例。C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56~65岁,平均(60.7±3.9)岁,病程3.9~11.9年,平均(7.0±2.1)年;高血压分级:1级者16例,2级者23例,3级者13例。D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66~75岁,平均(70.7±3.0)岁,病程4.1~12.4年,平均(7.1±2.0)年;高血壓分级:1级者15例,2级者25例,3级者12例。E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76~84岁,平均(80.1±3.3)岁,病程3.8~12.6年,平均(7.3±1.8)年;高血压分级:1级者16例,
2级者23例,3级者13例。五组患者的男女构成、病程及高血压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A组、B组、C组、D组及E组五组的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认知情况采用GSES量表、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量表及相关行为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与比较。
1.3 评价标准
(1)GSES量表包括10个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的评估条目,本研究中的评估问题均与治疗效能感相关,量表总分最高为40分,其中评估分值范围为<11分、11~20分、21~30分与>30分分别为效能感很低、较低、较高与很高[4]。(2)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采用自制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量表进行评估,本量表中的内容为高血压相关的饮食、饮酒抽烟、锻炼状况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等相关内容,其中每个方面的内容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且均以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度越高,分值越低则表示认识度越低。(3)不良生活习惯相关行为控制情况则由家属、患者自身及治疗医师、护师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包括高血压相关的饮食、饮酒抽烟、锻炼状况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行为控制情况,以患者上述方面未出现不遵医的情况为控制效果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检验软件选用SPSS 20.0,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数据分类处理,再分别以t检验与字2检验处理,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则进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五组的GSES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A组的GSES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B组、C组、D组及E组,主要为效能感很高率低于B组、C组、D组及E组,B则差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差于D组及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及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见表1。
2.2 五组的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评估结果比较
A组的饮食、饮酒抽烟、锻炼状况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认知度评分均低于B组、C组、D组及E组,B则低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低于D组及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及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见表2。
2.3 五组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关行为控制情况比较
A组的饮食、饮酒抽烟、锻炼状况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行为控制效果较好率均低于B组、C组、D组及E组,B则低于C组、D组及E组,C组则低于D组及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及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临床的高发病,对于本病的各方面研究均十分多见,而本病治疗的特点是长期性及规律性,同时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可对患者的血压造成较大的影响[5-6],因此对患者治疗耐性的要求较高,故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的干预是临床的重点。临床中与高血压相关的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的治疗懈怠感表现突出,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态度尤其是治疗懈怠感方面的改善是干预的重点方面[7-8]。另外,临床中对患者治疗懈怠感影响较大的方面中,患者自身对于治疗的效能感是一个特重要的影响方面,故对患者治疗效能感影响因素的掌握则是必要基础与前提。再者,患者对于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的认知是其有效改善其生活习惯甚至预后的重要方面,同时此方面不仅仅囊括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于相关行为的实施也是重要的评估方面[9-11]。近年来关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研究较多,其中年龄方面虽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年龄对此类患者治疗态度[12],包括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认知情况的影响研究却是研究匮乏的方面,因此此方面的研究极为必要。
本文中笔者就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的认知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GSES量表、不良生活习惯认知度量表及相关行为控制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年龄较低的患者其上述方面的评估结果相对较差,其中<45岁者上述方面差于45~55、56~65、66~75岁及>75岁者,45~55岁者则差于56~65、66~75岁及>75岁者,56~65岁者则差于66~75岁及>75岁者,但66~75岁及>75岁两个年龄段患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说明年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态度及血压控制认知、行为的影响较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态度干预的过程中,应重视年龄段对患者的影响。分析原因,年龄较低的患者,对于生活习惯的改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同时对于治疗的耐性相对低下,且对于规律性治疗等的遵从相对较差[13-14],因此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15]。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治疗效能感及不良生活习惯认知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年龄较高者的状态相对更好,因此应根据年龄段的特点给予针对性干预。
参考文献
[1]包月,李平.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希望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6.
[2]张瑞芹,孙翠勇,张会敏,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与积极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5978-5980.
[3]刘素梅,史婷婷,宋倩倩.持续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93-694.
[4]刘彩霞,刘慧,张燕,等.健康危險性压力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压力分析[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5,36(6):71-73.
[5] Ma L,Tang Z,Sun F,et al.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subjects with hypertension living at home in China[J].Int J Clin Exp Med,2015,8(2):2923-2928.
[6]王慧,丁荣荣,昝畅,等.徐州市市区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154-155.
[7]魏永平,阙伟东,叶定村,等.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2):69-71.
[8]孙卫国,陈斌.上海市城乡接合部动拆迁居民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3,29(22):2994-2995.
[9]胡秀,李波,雷珊珊,等.三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大鼠血压、血生化及微循环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5):608-612.
[10] Kitaoka M,Mitoma J,Asakura H,et al.Erratum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djusted by chronic pain, chronic diseases,and life habits in the general middle-aged population in Japan[J].Environ Health Prev Med,2016,21(4):215-223.
[11] Koma M P,Lebelo S L.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Rural Bapedi Women in Sekhukhune Area, Limpopo Province, South Africa[J].Ecol Food Nutr,2017,56(1):31-44.
[12]王晟,占达良.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7):1090-1092.
[13]郑曦,时荣海,姚道阔,等.拉萨1370名藏族群众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1):10-15.
[14]任燕清,张德莲,周克明,等.2006年至2008年高血压专科住院患者高血压相关疾病年龄阶段构成情况[J].新疆医学,2016,46(1):16-18.
[15]范硕宁,代雨晴,曹慧,等.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4):298-300.
(收稿日期: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