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浏览量:9237
2018年03月17日 20:27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分享:
优质护理服务在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朱玉红【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

优质护理服务在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朱玉红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实验组63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为88.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2%(9/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1.9±0.43)万元,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4±0.67)万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预见性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7..02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同时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可见,探究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现将我科室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文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实验组63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2.6±3.4)岁;出血部位:小脑21例,脑叶16例,基底节区25例;高血压病程3.1~10.2年,平均病程(6.2±3.5)年。实验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1.2±3.5)岁;出血的部位:小脑20例,脑叶17例,基底节区26例;高血压病程3.2~10.1年,平均病程(6.7±3.7)年。两组高龄患者在发病时间、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操作:护理人员叮嘱老年患者应当注重卧床休息,每隔2~3 h协助患者翻身1次,注意保持动作轻柔,以免头部发生大幅度的摆动;给予患者气垫,确保呼吸畅通[3]。对于吞咽困难以及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给予鼻饲,并且进行会阴、皮肤等护理[3]。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

1.2.1 优质护理

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时刻起,到出院指导,也就是在患者住院期间,都应当将高效、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护理的每个环节中。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文化程度进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及情绪变化,注重给予心理护理,灵活运用说服、诱导、启发等方式,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1.2.2 预见性护理

护理人员全面掌握老年患者的病情,包括合并疾病、呕吐史、昏迷等情况,并且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感染、压疮等情况。例如预防消化道出血,护理人员应当引导老年患者进食,必要时刻给予鼻饲,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倘若出现肠鸣音、腹胀、高热等情况,则应当马上使患者停止进食,然后进行肠胃减压,以免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又如压疮,护理人员应当帮助长时间卧床的老年患者翻身,给予气垫,确保被褥、衣物清洁。此外,老年患者还可能出现坠床的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强化监护,以免出现跌倒、坠床等情况。倘若患者情绪异常激动,则可给予镇静剂。

1.3 观察指标

(1)满意度:出院时,我科室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调查,分析他们对我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具体从病区环境、护士态度等方面调查,分为“十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75~85分)、“不满意”(<74分)[4]。(2)分析并发症、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100%,参照组为88.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情况对比

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2%(9/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为(1.9±0.43)万元,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4±0.67)万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天数为(20.3±2.4)天,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7.9±2.9)天,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通常并发症较多,并且病情危急,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情况。预见其病情的发展情况可为抢救赢得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指的是医务人员按照护理程序,全面分析患者病情,然后做出判定,预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实施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优质护理侧重护理工作围绕患者展开,促进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本次研究给予实验组两种护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100.00%,参照组为88.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52%(9/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住院费用(1.9±0.43)万元,明显少于参照组的(2.4±0.67)万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此类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值得在此类患者护理过程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侯志敏,潘秀静,张奉丽,谢 婧,赵翠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6(7):46-48.

[2] 林雪群.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3(6):79-81.

[3] 李成霞.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4(9):73-75.

[4] 鞠春芳,步立强,王哲海,李新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9(5):19-21.

本文编辑:王 琦


分享:
相关阅读
文章 患者 实验组

华为擎云将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医院信息网

作为聚焦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行业会议,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将于5月9日-11日在福建厦门召开,大会主要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并集中展示

2025-04-30

五一出游前必看!未来备上它,徒步都不怕

难得的五一假期,上班族王哥提前请了几天假,约了三五好友去外地登山徒步。一路上几位驴友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多公里,第二天亦如此。结果第二天晚上,他冲了个热水澡,躺

2025-04-30

赫力昂携手京东健康启动“无痛中国”生态共建计划

中国北京 - 2025年4月23日,为提升全民疼痛管理认知水平与服务可及性,赫力昂(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力昂)与京东健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健康)携手启动无痛

2025-04-24

inne因你携手“大金条液体钙活力大使”刘晓庆,开

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国民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科学补钙已然成为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组成部分。顺应这一潮流,源自德国的儿童营养品牌inne因你拓展全家营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