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Meta分析

  浏览量:9614
2018年01月10日 15:47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
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的的研究.pdf张旻昱 蒋文明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的的研究.pdf

张旻昱 蒋文明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搜集到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采用RevMan5.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个研究,合计15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ITP总有效率较单纯西药治疗优势明显[RR=1.23,95%可信区间为(1.17,1.29),P<0.000 01],漏斗图图形显示发表性偏倚较小。同时,可增加ITP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以及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值,远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减少。结论 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TP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受纳入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限制,欲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还有待进行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Meta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3.003

中图分类号:R2-05;R25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3-0005-05

Meta-Analysis on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ZHANG Min-yu, JIANG Wen-m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TWM) or pure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on ITWM treatment of ITP were searched in PubMed, EMBASE, Wanfang database, CBMDisc, CNKI and VIP. Quality of the RCTs was evaluated strictl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RevMan5.1.7 software. Results Twenty-two trials involving 1527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TWM treatment of ITP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R=1.23, 95%CI (1.17, 1.29), P<0.000 01] compared with that of pur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unnel plot showed that publication bias was small. Meanwhile, peripheral platelet count and the number of megakaryocyte which can generate platelet in bone marrow increased, obvious advantage was showed in long-term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duced with ITWM treatment in ITP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existed limited evidences suggest that ITWM treatment of IT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esearch literature were limited, and well-designed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large sample and multi-centers are required for a more reliable conclusion.

Key words:immune thrombocytopenia;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linical efficacy;Meta-analysis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由血小板抗体和细胞介导导致血小板的破坏及抑制血小板的生产而引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CX2012B340)

通讯作者:蒋文明,E-mail:2839040380@qq.com

起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会引起出血的一种自身免疫综合征[1]。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是先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经过适当剂量的治疗,如果疗效仍不明显,可配合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但毒副反应较大,远期疗效尚不理想。中西医结合治疗ITP显示出较大的优势,笔者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从文献质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ITP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1973-2013年)、EMBASE (1990-2012年)、万方数据全文数据库(1998-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8-2013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2年)。中文检索词为特发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随机对照等。英文检索词为idiopathic/primary/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2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②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③干预措施:治疗组干预措施类型为中药汤剂、中成药等中医药疗法为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④疗效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⑤结局指标: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良效、进步)、治疗后外周血小板计数、骨髓产板巨核细胞计数、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1.3 排除标准

①诊断标准不明确或无诊断标准;②合并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肿瘤、脾功能亢进切脾患者等;③动物实验和机制研究、个案及经验的报道、综述;④试验设计不够严谨、统计方法不恰当的文献。

1.4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然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文献筛选方法:①初筛。根据检索出的引文信息如题目、摘要,筛除明显不合格的文献。②复筛。根据文献选择标准,如为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则阅读全文,排除肯定不合格的文献,并注明排除原因,编号登记。资料提取方法:通过设计的“资料提取表”采集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及数据,包括文献名称、作者、文献出处、病例数、年龄、试验设计方法学特点(包括随机方法、盲法等)、随机分配方案是否隐藏、具体治疗措施、对照方法、疗程、是否有脱落病例、随访、主要结局指标等,并对文献进行编号登记。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按照Cochrane Reviewer-Handbook5.1.0[3]对RCT的5条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包括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盲法应用、失访与意向性分析及结果数据的完整性等。

1.5 统计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7软件,结果测量的度量衡单位相同的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异质性检验:当试验结果的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当试验结果的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发表性偏倚的检测:潜在的发表性偏倚采用漏斗图(funnel plot)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描述与质量评估

初检出相关文献145篇,排除重复后获得文献139篇,经阅读文题和摘要后排除文献9篇,进一步排除非临床研究及非治疗性文献94篇后,初筛获得36篇文献;阅读全文,排除非随机对照研究14篇,最终纳入22个RCT[4-25],共152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95例、对照组732例。各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方法学质量评估见表1。其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 总有效率比较

22个RCT[4-25]均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纯西医治疗2组的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22项纳入研究具有同质性(异质性检验χ2=21.55,P=0.43),因此,合并效应量RR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图1所示,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26,P<0.000 01);合并效应值RR=1.23, 95%CI(1.17,1.29)。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漏斗图左右较为对称,呈倒漏斗形,提示发表性偏倚较小。见图2。

2.3 治疗后外周血小板计数比较

12个RCT[5-6,10,13-16,21-25]报告了治疗后2组血小板计数的比较,共842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37例、对照组4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升血小板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SMD=1.31, 95%CI(0.76,1.86),P<0.000 01]。见图3。

2.4 治疗后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比较

3个RCT[5,10,25]报告了治疗后2组骨髓象中产板巨核细胞计数的比较,共164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82例,对照组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增加产板巨核细胞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SMD=1.21,95%CI(0.03,2.39),P=0.04]。见图4。

2.5 远期疗效比较

有6个RCT[5,7,9,15-16,18]报告了2组远期疗效(或复发率)的比较,观察时间为6个月~4年,共348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85例,对照组1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P=0.004);合并效应值RR=2.09,95%CI(1.26,3.46)。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5。

图5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远期疗效Meta分析endprint

2.6 不良反应比较

有4个RCT[5-7,15]报告了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主要为柯兴氏综合征以及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对照组中程度严重者未坚持完全部疗程。共215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00 3);合并效应值RR=0.22,95%CI(0.10,0.5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6。

图6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不良反应Meta分析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评价

当代中医学界对ITP病因病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虚损为本、邪实为标、虚实错杂。肝脾肾虚损为其发病基础,瘀血贯穿疾病的始终。中医药治疗ITP,无论是从分型辨证用药,还是配合西药治疗,均从清热凉血、活血益气着手,兼顾补益肝肾,同时顾护阴液,辨证施治,其临床疗效是肯定的。通过本系统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效果具有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加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产板巨核细胞数值,且远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减少。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从提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有:①本系统评价纳入文献临床结果均为阳性,这样可能漏掉阴性结果的研究,出现发表偏倚。②RCT样本含量偏小,没有多中心、大样本的协作性研究。③大多数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多数RCT未描述研究设计、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及失访病例。大多数仅叙述采用随机分组,而未给予足够的信息以证实其是否做到了真正的随机。④22篇文献均未采用盲法,很难避免主观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目前的文献研究资料显示,中医药治疗ITP存在某些不足。①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影响疗效的客观评价;②治疗主要是以个人临床经验为主;③在同一治则下,处方过于复杂,可重复性差;④中西医结合治疗ITP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研究多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机制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多。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加侧重病因病理和临床证候模型以及中药药理和止血机制的研究,筛选出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拟定统一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优势,以拟定基础方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法对照,将治疗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Adam Cuker, Douglas B Cines.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 Hematology,2010,12(4):377-384.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79-284.

[3] Higgins JPT, Green S.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updated March 2011].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EB/OL].http://handbook.cochrane.org/.

[4] 王红峰,王小红,刘娜.辨证论治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J].陕西中医,2009,30(7):818-820.

[5] 吴顺杰,梁冰,李达.梁冰老中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的经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70-2271.

[6] 代兴斌,蒋楠,魏学礼.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40-43.

[7] 王缨,陈满才.中药合达那唑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91-992.

[8] 代喜平,高红霞,陈艳红.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1037-1038.

[9] 陈健一,李晓惠,张永健.补肾凉血解毒法配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J].四川中医,2006,24(12):56-58.

[10] 强宁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7):584-586.

[11] 王龙,向永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J].内科,2009,4(6):881-882.

[12] 孙晓伟,孙伟正,邹长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5,33(6):41-44.

[13] 廖化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3例临床观察报告[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46-147.

[14] 陈洪洲.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3):15-17.

[15] 王安启.中医辨证配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25-1327.

[16] 陈静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56-157.

[17] 王锦丽,冷丽云,李洁.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87.

[18] 李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1112-1113.

[19] 余宏昌.自拟阿芪熟紫方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1):1330-1331.

[20] 孙碧红,唐志民.VP方案结合中药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J].华夏医学,2001,14(6):793-795.

[21] 邵克武,李志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2):57-58.

[22] 李荣,徐秀月,王克非.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7363.

[23] 袁通春,肖再波.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8):40-41.

[24] 王旭萍,王晓炯.中西医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J].山西中医,2010,26(12):29-30.

[25] 陈斌,孔令晶,黄育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2-13.

(收稿日期:2013-09-21,编辑:华强)endprint

2.6 不良反应比较

有4个RCT[5-7,15]报告了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主要为柯兴氏综合征以及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对照组中程度严重者未坚持完全部疗程。共215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00 3);合并效应值RR=0.22,95%CI(0.10,0.5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6。

图6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不良反应Meta分析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评价

当代中医学界对ITP病因病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虚损为本、邪实为标、虚实错杂。肝脾肾虚损为其发病基础,瘀血贯穿疾病的始终。中医药治疗ITP,无论是从分型辨证用药,还是配合西药治疗,均从清热凉血、活血益气着手,兼顾补益肝肾,同时顾护阴液,辨证施治,其临床疗效是肯定的。通过本系统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效果具有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加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产板巨核细胞数值,且远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减少。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从提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有:①本系统评价纳入文献临床结果均为阳性,这样可能漏掉阴性结果的研究,出现发表偏倚。②RCT样本含量偏小,没有多中心、大样本的协作性研究。③大多数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多数RCT未描述研究设计、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及失访病例。大多数仅叙述采用随机分组,而未给予足够的信息以证实其是否做到了真正的随机。④22篇文献均未采用盲法,很难避免主观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目前的文献研究资料显示,中医药治疗ITP存在某些不足。①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影响疗效的客观评价;②治疗主要是以个人临床经验为主;③在同一治则下,处方过于复杂,可重复性差;④中西医结合治疗ITP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研究多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机制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多。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加侧重病因病理和临床证候模型以及中药药理和止血机制的研究,筛选出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拟定统一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优势,以拟定基础方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法对照,将治疗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Adam Cuker, Douglas B Cines.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 Hematology,2010,12(4):377-384.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79-284.

[3] Higgins JPT, Green S.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updated March 2011].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EB/OL].http://handbook.cochrane.org/.

[4] 王红峰,王小红,刘娜.辨证论治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J].陕西中医,2009,30(7):818-820.

[5] 吴顺杰,梁冰,李达.梁冰老中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的经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70-2271.

[6] 代兴斌,蒋楠,魏学礼.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40-43.

[7] 王缨,陈满才.中药合达那唑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91-992.

[8] 代喜平,高红霞,陈艳红.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1037-1038.

[9] 陈健一,李晓惠,张永健.补肾凉血解毒法配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J].四川中医,2006,24(12):56-58.

[10] 强宁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7):584-586.

[11] 王龙,向永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J].内科,2009,4(6):881-882.

[12] 孙晓伟,孙伟正,邹长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5,33(6):41-44.

[13] 廖化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3例临床观察报告[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46-147.

[14] 陈洪洲.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3):15-17.

[15] 王安启.中医辨证配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25-1327.

[16] 陈静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56-157.

[17] 王锦丽,冷丽云,李洁.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87.

[18] 李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1112-1113.

[19] 余宏昌.自拟阿芪熟紫方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1):1330-1331.

[20] 孙碧红,唐志民.VP方案结合中药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J].华夏医学,2001,14(6):793-795.

[21] 邵克武,李志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2):57-58.

[22] 李荣,徐秀月,王克非.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7363.

[23] 袁通春,肖再波.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8):40-41.

[24] 王旭萍,王晓炯.中西医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J].山西中医,2010,26(12):29-30.

[25] 陈斌,孔令晶,黄育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2-13.

(收稿日期:2013-09-21,编辑:华强)endprint

2.6 不良反应比较

有4个RCT[5-7,15]报告了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主要为柯兴氏综合征以及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对照组中程度严重者未坚持完全部疗程。共215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00 3);合并效应值RR=0.22,95%CI(0.10,0.5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6。

图6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不良反应Meta分析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评价

当代中医学界对ITP病因病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虚损为本、邪实为标、虚实错杂。肝脾肾虚损为其发病基础,瘀血贯穿疾病的始终。中医药治疗ITP,无论是从分型辨证用药,还是配合西药治疗,均从清热凉血、活血益气着手,兼顾补益肝肾,同时顾护阴液,辨证施治,其临床疗效是肯定的。通过本系统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效果具有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加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产板巨核细胞数值,且远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减少。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从提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有:①本系统评价纳入文献临床结果均为阳性,这样可能漏掉阴性结果的研究,出现发表偏倚。②RCT样本含量偏小,没有多中心、大样本的协作性研究。③大多数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多数RCT未描述研究设计、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及失访病例。大多数仅叙述采用随机分组,而未给予足够的信息以证实其是否做到了真正的随机。④22篇文献均未采用盲法,很难避免主观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目前的文献研究资料显示,中医药治疗ITP存在某些不足。①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影响疗效的客观评价;②治疗主要是以个人临床经验为主;③在同一治则下,处方过于复杂,可重复性差;④中西医结合治疗ITP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研究多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机制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多。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加侧重病因病理和临床证候模型以及中药药理和止血机制的研究,筛选出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拟定统一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优势,以拟定基础方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法对照,将治疗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Adam Cuker, Douglas B Cines.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 Hematology,2010,12(4):377-384.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79-284.

[3] Higgins JPT, Green S.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updated March 2011].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EB/OL].http://handbook.cochrane.org/.

[4] 王红峰,王小红,刘娜.辨证论治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J].陕西中医,2009,30(7):818-820.

[5] 吴顺杰,梁冰,李达.梁冰老中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的经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70-2271.

[6] 代兴斌,蒋楠,魏学礼.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40-43.

[7] 王缨,陈满才.中药合达那唑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91-992.

[8] 代喜平,高红霞,陈艳红.中医分期辨证配合激素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1037-1038.

[9] 陈健一,李晓惠,张永健.补肾凉血解毒法配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J].四川中医,2006,24(12):56-58.

[10] 强宁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7):584-586.

[11] 王龙,向永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J].内科,2009,4(6):881-882.

[12] 孙晓伟,孙伟正,邹长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5,33(6):41-44.

[13] 廖化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3例临床观察报告[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46-147.

[14] 陈洪洲.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3):15-17.

[15] 王安启.中医辨证配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25-1327.

[16] 陈静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56-157.

[17] 王锦丽,冷丽云,李洁.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87.

[18] 李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1112-1113.

[19] 余宏昌.自拟阿芪熟紫方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1):1330-1331.

[20] 孙碧红,唐志民.VP方案结合中药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J].华夏医学,2001,14(6):793-795.

[21] 邵克武,李志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2):57-58.

[22] 李荣,徐秀月,王克非.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7363.

[23] 袁通春,肖再波.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8):40-41.

[24] 王旭萍,王晓炯.中西医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J].山西中医,2010,26(12):29-30.

[25] 陈斌,孔令晶,黄育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2-13.

(收稿日期:2013-09-21,编辑:华强)endprint


分享:
相关阅读
文章 疗效 花青素

佐力药业助力世界高血压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

每年的5月17日被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提升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2024年5月17日,我们迎来了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图片来源:世界卫

2024-05-17

新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让您减轻术后疼痛

疼痛一直是人们对做手术感到恐惧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术后疼痛的治疗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满足一些麻醉需求,临床上还可以用来治疗

2024-05-16

钙尔奇“越走越带劲”公益行走活动重磅开启

人人可参与 随时可参与 让骨骼健康融入生活日常(2024年5月14日,中国上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运动不足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经常锻炼率仅1

2024-05-16

明治佰乐益优R-1风味酸乳荣获第二届上海市营养创

2024年5月13日,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治中国)参加由上海市国民营养指导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作为主办单位的第二届上海市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