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第十一届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下称UCM)—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下称蓝十字)神经医学国际高峰论坛顺利举行。论坛围绕脑机接口、癫痫、脑脊液疾病、脑血管病等议题,呈现了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盛宴。
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精彩纷呈,五位中外专家依次登台作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金晶教授带来《脑机接口及控制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布局及成果转化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如意识障碍评估调控、脑卒中运动康复、脑控光遗传糖尿病调节等)的巨大应用潜力及其结合AI的广阔前景。
蓝十字卢云鹤博士分享了《复杂性脑脊液疾病个体化治疗的初步经验:我们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结合丰富的临床影像资料及4个典型病例,分享了其团队在对此类疾患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深度思考。
UCMDavid Satzer博士作题为《癫痫的闭环脑刺激》的报告,系统介绍了闭环脑刺激的原理、机制及癫痫诊疗策略,点明闭环脑刺激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了更为先进、有效的治疗选择,预示着癫痫治疗模式的重要变革。
蓝十字王贵平博士带来《血流导向装置内狭窄的处理》的报告。他结合丰富的影像资料,详尽展示了一例高难度病例的完整诊疗过程。从患者的诊治、术后随访及制定并实施个性化介入处理方案的决策逻辑等,进行了抽丝剥茧般地阐述。
UCMTareq Kass-Hout博士压轴出场,以《2035年脑血管病防治的未来图景》为题,从脑血管病防治体系的演进切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临床前期研究展示,以前瞻性的视野,勾勒了未来脑血管病防治可能发生的颠覆性变革,带领与会者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医学旅行。
在每一场主题报告之后,都设置了互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踊跃提问,聚集报告议题,与讲者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流。现场思想激荡,学术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论坛作为高水平交流平台的价值。
蓝十字朱敏书记在致辞中肯定了论坛及与UCM合作的意义及取得成效。他强调,蓝十字追求卓越、探索未知的脚步永不停歇,期待与UCM以及国内外合作伙伴、同道们,继续携手并进,深化交流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共同为人类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的患者看到希望的曙光。
最后,蓝生刘轶永总经理作总结发言,以“享受、新意、感动”对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给予肯定。他指明,蓝生作为国内大型脑科医院连锁机构,坚定不移地致力于脑科学研究探索,实施“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大战略,并将其作为“十四五”乃至“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他高度评价了与UCM合作交流的战略意义,肯定蓝十字是贯彻落实蓝生这一战略部署的“开路先锋”。展望未来,他表示,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定将在脑科学、人工智能及脑机接口领域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