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国内原研药市场再度传来好消息,由国内医药企业海思科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克利加巴林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明确可以被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治疗的药物。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英文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临床常缩写为DPNP,但是患者很熟悉其另一个名字——“糖痛”。
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痛”影响着国内数千万患者,其发作时的疼痛能让七尺男儿痛哭流涕,能让耄耋老人面如死灰,能让无心俗世的佛门高僧再入红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却一直让全球临床医生束手无策。
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当前的治疗药物和方案根本无法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不仅治疗药物选择有限,而且疗效不佳,滴定过程长、长期使用不能控制疼痛等问题更是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持久性,也干扰了临床对DPNP治疗方案的深入研究。
患者的渴求、临床的呼吁、市场的需要促使海思科医药集团潜心钻研十年时间,一举实现“零”的突破——成功研发并上市的DPNP新型治疗药物克利加巴林,填补国内十余年来无DPNP适应证获批药物的空白。
作为全球首个无需滴定的口服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克利加巴林的上市或将影响全球DPNP治疗格局。
十年岁月无人问,一朝登顶天下知
十年前,海思科不忍看着国内3700万DPNP患者夜以继日地被疼痛折磨,毅然踏上镇痛药物的研发之路。
彼时,国内DPNP患者使用的是第一、二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不仅未能在国内获批DPNP适应证,更因滴定过程长、给药剂量不标准、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备受临床和患者诟病。
面对这样的问题和挑战,2014年海思科毅然启动了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研发立项,旨在寻找一个新的分子,解决前两代药物缺陷的同时提高疗效与安全性,为DPNP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帮助。十年时间,经历无数的筛选、研究和实验,克利加巴林应运而生,并经临床I/II/III期研究证实有效,5月17日正式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DPNP适应证的1.1类创新药。
便捷可靠、疗效显著,克利加巴林震撼全球医疗界
海思科医药集团自主研发的克利加巴林具有全新、独特的并三环笼状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药理活性,使其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低的起效剂量和更大的治疗安全窗,因而能够实现无需滴定的便捷性和快速缓解疼痛的疗效,解决一直以来困扰DPNP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根本性难题。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多家中心共同发起和完成的HSK16149在中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显示:克利加巴林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疼痛评分,实现了持续的镇痛效果。此外,它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以及整体生活质量。
随着克利加巴林的上市应用,其可靠、便捷、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DPNP患者的认可,在大量真实有效的临床数据支持下,克利加巴林将可能逐渐成为国内外DPNP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的首选推荐用药,继而改写全世界DPNP治疗格局。
而这,正是海思科医药集团一直坚守的企业理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守护人类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