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茵、肖宇、李媛媛)“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悬壶济世是古老中医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中医博大精深,数千年以来,为促进保障国人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人们的生产生活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虽然前期一些地方封控措施带来的不便已成过眼云烟,但公众面对后疫情时代又生出许多新的困惑和疑虑。
为了帮助公众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新闻中心近日派出专访记者组对国内著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经络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文栋老师进行了专访。
张文栋老师是一位儒雅的智者,在中医领域工作了三十余年,在疫情期间放弃了北京三甲医院优厚的待遇,深入云南偏远山区进行中医特色疗法技术的培训指导工作,常年奔波于云南山区的乡村基层,尤其在疫情放开前和放开后这段时间,连续工作三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最多一天接诊患者三百多人,而且分文不取,深受基层医生和患者的爱戴和尊敬,堪称时代的楷模、抗疫的英雄。
由于张文栋老师春节前后都有工作安排,经过两周的电话预约,才把专访时间定在了大年初三,专访地点是云南昆明的翠湖宾馆。
大年初三一早,专访记者组一行三人放弃休息,就从冰天雪地的北京飞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下午二点,专访记者组成员在翠湖宾馆如约见到了他们仰慕已久的张文栋老师,并开始了这次极具意义的专访。
记者:张老师您好,我们一直对您深入云南山区,不辞辛苦为基层医生传授中医技术感到由衷的钦佩,而且听说您春节前又婉拒了北京和上海的多家三甲医院聘请,您能和我们谈谈是什么原因让您能够不计名利的去做这些事情呢?
张文栋老师: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云南的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畅、土地贫瘠,医疗条件是比较落后的,这里需要帮助,相比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我认为这里更需要我。
记者:张老师,对于阳过患者康复后的身体的一些不适问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文栋老师:阳过患者在康复后主要注意的是身体机能的恢复,很多患者会出现咳喘、劳累、睡眠差、饮食差等状况,这些情况如果是很轻微,一般可通过饮食调节、心理调节以及改变生活方式调节来解决,这样有利于身体更快恢复,减轻身体不适症状,并且还有利于肺脏的恢复,对预防病毒复发也有好处。
记者:张老师,您能详细说一下这几种调节方法吗?
张文栋老师:好的,饮食调节就是指通过补充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来调理身体,如鸡蛋、牛肉、牛奶等,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促进肠道蠕动和食物消化,如苹果、菠菜、梨子、芹菜等;心理调节是指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阳过患者,可能会担心疾病复发或传染给家人,故而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紧张。这时要指导阳过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别人沟通,多散散心;改变生活方式调节是让阳过患者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八段锦等,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患者呼吸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损伤,在痊愈后可多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有利于肺脏康复。
记者:张老师那对后期症状比较严重的阳过患者、尤其一些阳过的中老年人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张文栋老师: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我建议可以找中医师诊疗后,辩证服用中药膏方来慢慢调理。
记者:张老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中药膏方吗?
张文栋老师:膏方一般由数十味以上中药组成,是一种具有滋补、治疗和预防综合作用的自制成药。膏方处方配伍由中医师对人体进行全面的诊察,在详细的辨证论治和确定治则治法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定处方,将配好的中药浓煎后去渣取汁浓缩后,再掺入辅料而制成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药物剂型。
记者:张老师,为什么要用中药膏方来调理?
张文栋老师:中药膏方调理身体主要有五大优势,首先中药膏方服用方便,省却了每天煎煮的麻烦;其次是中药膏方不同于中成药的千人一方,它是因人制方;第三中药膏方可以综合全面调理身体,这是其它剂型中药达不到的;第四,中药膏方可以补养结合;第五中药膏方作用温和而持久。
记者:张老师,为什么阳过患者很多都会咳喘呢?
张老师:感染病毒会伤肺卫,风邪束表,卫气郁闭,所以患者会恶寒发热;肺气失宣,因而咳嗽、气喘;肺不布津,聚而为痰,伤于寒邪则为白稀痰,伤于热邪或寒邪化热则见白黏痰或黄痰。邪气阻滞肺络,则致胸痛。邪伤肺络,患者还可能会咳血。
记者:张老师阳过患者什么时候服用中药膏方呢?
张文栋老师:疾病恢复期即可开始服用,症见低热绵绵或午后低热,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口干不欲饮水,咽喉疼痛,唇干,舌红苔薄黄,甚则无苔,脉细数。此时就可以用膏方扶正祛邪,以滋阴润肺,清除余热。既可以促进机体迅速康复,又可以帮助受伤的肺之气阴及机体恢复健康,减少病毒引起的一些后遗症状。
记者:张老师,对于提升免疫力是不是服用中药膏方效果会更好?
张老师:是的,提升免疫力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功能,脾胃功能调理属于慢病系列,这正是中药膏方的强项。
记者:张老师,现在学校即将开学,很多孩子家长都担心开学后,孩子会不会再次感染?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张文栋老师,以目前情况来看,短时间内不必有过多的担心,现在更主要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身免疫力,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温室里的小苗,经不住风雨,现在的季节,冷暖变化无常,注意保暖的同时,就是要调理好孩子的脾胃,脾胃好了,肺气足,身体抵抗力自然就增强了。
记者:张老师,孩子的脾胃调理也是用中药膏方来调理吗?
张文栋老师:是的,膏方都加入蜂蜜或果糖等调节口感促进吸收,所以孩子都比较愿意服用,相比其它剂型中药,可以说膏方更受孩子的欢迎。
记者:张老师,看到您以及和您谈话,我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温暖、亲切,我都想拜您门下和您学习中医了,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都想学习中医,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张文栋老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我举个例子。有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带着老母亲来看病,吃了一段时间药,都不见好转,后来我才搞清楚了,原来这位孝子为了孝敬老人,每天用人参炖汤给老人滋补身体。这位孝子只知道人参进补,可是他不知道中医还有一句话“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人参如果用错了地方,会让的病情恶化的。所以懂一点中医确实有好处。对于普通人如何学习中医我有三点建议供参考,一是可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本教材及教参,然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再学习一下中药知识,那就已经足够了。二是要结合实践。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找个师傅指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是要勤于思考。学习要勤思考,不要浮光掠影、浅尝即止。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其实也非常简洁明了,也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中医的理论立足于阴阳五行,其他的围绕它进行适当的衍生扩展,基本上就都能够应对,包括理论问题,甚至人生的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下午六点,我们的专访在愉快会谈中结束,(我们会在以后的健康专栏中陆续刊载专访的其它内容)依依不舍的告别尊敬的张文栋老师,走出翠湖宾馆,来到翠湖边,专访记者组的成员都感慨万千,因为大家都被张文栋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每个人都期盼在接下来的兔年里能够跟着张文栋老师到云南的大山里走走,就像张文栋老师说的,媒体一定多为基层百姓发声,多为山区百姓发声,这个声音一定要站在基层、站在山里发出,否则你就是呐喊也是苍白的。
感谢张文栋老师、感恩张文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