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到80多岁农民还在干农活,是不是职业病?农民不退休,是病吗?
这是我们村的老人,今年84岁.现在还干着10亩田地。这对于城里老人来说,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事。84岁,很多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就是活到,不是三高,就是眼花,耳背,走路要人扶的各种毛病。
这是职业病?不是,这是一种无奈!在城里工作的工作,退休后有退休金,一个月能领4000多元退休金,而农民却没有这些!他们如果不做,就没有了收入就没有了饭吃!
都说养儿能防老,但是农民的儿子,现在自己都生存困难,那来的能力来养老?老人没有办法,唯一的只能干,一直干到不动时。
农民老了最怕生病,病了最多人的选择是硬扛。能扛就扛,去医院一次花的心疼,因为在农村赚钱是一种很坚难的事。粮食一亩田最多只有600-700元收入(除掉农药化肥,加上国家补贴),种子10亩田累的半死,一年也不过6000-7000元。
你们认为农民80多岁还在田里干活,是职业病吗?
展开全部我相信很多农村人看到你这个问题一定不会惊讶,对于你的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农村人一定习以为常,对于农村人来说,特别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们,他们从小开始干农活,一直到拿不动锄头的那天为止,在他们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退休这个词。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农民很少有退休这个词,也从来没有统一的退休年龄,大多数农民都是干到自己力所不能及为止。如果说这是职业病,我觉得就有点过了。
首先来说,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都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即便是一亩三分地,也总是拾掇过来,拾掇过去,即便是上了年纪,到了六十多岁,甚至七十多岁,他们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长满杂草,特别是我们的祖辈们,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特别珍爱脚下的土地,对他来说,只要是能种出粮食的土地都是极其珍贵的,所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都会下田劳作干农活。
其次,劳动也是一种生理、心理需求,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了钱而劳作,但是对于一些农民来说,他们虽然挣得钱不多,但是除非是农闲的时候或者天气太热的时候,否则他们每天都会下田劳作,因为对他们来说,干农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何况,粮食不值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闲不住”。
最后就是农民不像城市里的工人一样,退休了有保障,有退休金,农村的农民一旦退休,一无所有,没有固定的收入(养老保险数额有限),所以只有通过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物质生活才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从来就没有退休这个词,即便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农村家庭,任然有很多老人下地干农活的,而不是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