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口服液提醒您:百病源自气血不足

  浏览量:8707
2018年07月04日 15:04来源于:网络
分享:
中医讲气血,气血在哪儿?气在经络里推动血液循环。我们的血管组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公路、铁路似的。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其实人的健康也是这个概念,要想健

        中医讲“气血”,气血在哪儿?气在经络里推动血液循环。我们的血管组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公路、铁路似的。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其实人的健康也是这个概念,要想健康,就要努力让血管保持畅通。如果血管哪儿堵了,是不是我们的身体就生病了?像我们平常讲的“肿瘤”、 “囊肿”、“结节”、“增生”等,都是临床上血管堵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叫法。不管堵在哪儿,按照中医的讲法,都是气滞血瘀。所以气血不畅是百病的根源。

  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

  肺气虚,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肾气亏虚,则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搏微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当出现气虚的症状越多,则表示气虚的严重度也越高,我们宜培养正常饮食习惯,如定食定量、避免吃零食,饭前尽量勿吃过甜、高脂肪或高糖之食物、饮料,以免过早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而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都可避免气虚加重。暑热来袭,体能消耗大,水分流失快,此时补气养血就显得十分必要。

  红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黄芪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红芪口服液”选用甘肃武都产名贵道地药材红芪。红芪学名多序岩黄芪,产量稀少,药性纯正,在《药性论》和《本草纲目》中被列为名贵药材,广受推崇,有补气圣药之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免疫调节和抗微生物作用优于黄芪。红芪与黄芪同科异属,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基本相同,药理作用相似,故临床通用。80年代研究发现红芪中含有抗菌成分“"1-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这种物质,故红芪独具抗菌作用。“红芪口服液”是由甘肃中医学院研制的独家国药准字号品种,疗效确切。对免疫力低下人群、亚健康人群、易气虚的上班人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术前术后人群等效果显著。


分享:
相关阅读
红芪口服液

守护健康度秋!墨迹天气特色功能提前预警感冒流感

进入秋季以来,全国范围内气温呈逐步下降态势,部分地区早晚温差明显加大,日间暑热褪去后,清晨与夜间的凉意愈发显著。随着天气转凉,人体免疫系统易受温度波动影响,伤风感冒及

2025-09-16

高温令我们无处可逃?高温下的健康问题日益显著,

全球变暖已成常态,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高温健康风险攀升,政府机构亦针对市民的高温健康问题做了不少举措。如在今年7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广

2025-09-15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南省红

(2025年9月8日,云南屏边)9月8日,赫力昂旗下全球领先钙制剂品牌钙尔奇,携手重要合作伙伴京东买药和联劝公益,于云南省屏边县白云乡中心小学进行2025年度阳光成长计划阳光

2025-09-11

《对话》丽减美瘦吧沈阳市场,赋能健康减重新势力

在品牌强国战略的强劲赋能下,丽减美瘦吧持续深耕全国市场,致力于将健康减重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近日,备受瞩目的《对话》栏目组再度启程,将镜头对准兼具历史底蕴与

2025-09-09
图文推荐
每日精选
dior时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