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心脑血管 纳豆功效受到专家认可

  浏览量:9058
2020年08月15日 08:02来源于:家庭医学
分享:
餐后高血糖同样不容忽视孙焕林多年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治疗目标,都是以测空腹血糖为主。许多老年人早晨测空腹血糖正常,就认为自己没有糖尿病,其实是一种误解。临床发现,约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确诊糖尿病时,已经

 

餐后高血糖同样不容忽视

 

孙焕林

多年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治疗目标,都是以测空腹血糖为主。许多老年人早晨测空腹血糖正常,就认为自己没有糖尿病,其实是一种误解。临床发现,约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确诊糖尿病时,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尿毒症,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这说明他们早就患了糖尿病,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近年来,餐后高血糖在诊断、治疗及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专家们的关注。一般来讲,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下降50%,说明糖尿病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空腹血糖升高之前3~5年,餐后血糖就有可能已经升高,同时对靶器官造成伤害。

正常人进餐10分钟后,由于碳水化合物吸收入血,会引起血糖升高;一般进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2~3小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但在糖代谢紊乱时,餐后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胰升高血糖素不降,肝糖产生及周围组织利用糖异常,等,导致餐后血糖持续升高,2小时时仍明显增高或停滞在血糖峰值。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但也有许多人会在3~5年后出现空腹血糖异常。故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敏感性更高,而且可使糖尿病诊断提前3~5年。

不要以为单独的餐后血糖升高,只是糖尿病的前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餐后血糖急性升高会导致糖化产物增多,引起急性毒性反应,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持续升高并沉积于靶器官,引起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血糖越高,与组织器官内血糖浓度差越大,对组织损伤越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实验证实,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病和死亡的独立高危因素。也有报道说,餐后高血糖可使老年人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2倍;对猝死的预测超过空腹血糖,其危险性随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幅度而增加。

检查餐后血糖不仅有利于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而且有利于监测老年糖尿病人的病情变化,督促患者争取血糖控制全面达标。

为预防餐后高血糖,老年人应坚持以下保健措施。

1.餐后多做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等。

2.严格控制饮食。做到饮食均衡合理,有规律,定时定量,杜绝暴饮暴食。

3.保持体重指数小于23。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

4.保持良好心态,情绪稳定,愉悦舒畅,避免紧张、忧郁和烦恼等。

5.酒精、咖啡因、吸烟会严重影响血糖稳定,应戒除或少用。

采取上述措施后,餐后2小时血糖仍高于正常时,应及时请专科医生处置。


分享:
相关阅读
家庭 血糖 文章

当年轻人开始在夏天“进补”,巨量星图如何用一场

当养生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日常,一边熬夜一边搜索祛湿攻略,左手冰美式右手胶原蛋白,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对于大健康品牌来说,如何找到与年轻消费者深度对话的方式是营销

2025-11-04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