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docx
陈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在妇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生影响的差异。方法 5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甲组和乙组, 每组25例。甲组患者术后给予罗哌卡因, 乙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VAS评分、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乙组患者术后6、12、24、36 h的镇静评分大于甲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6、12、24、36 h的VAS评分分别为(1.15±0.27)、(1.14±0.23)、(0.99±0.23)、(1.11±0.25)分高于甲组的(1.00±0.20)、(0.96±0.15)、(0.86±0.14)、(0.91±0.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运动阻滞1级率为24.0%高于甲组的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镇痛效果以及運动阻滞情况都优于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 而且镇静效果比较良好。
【关键词】 妇产科麻醉;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罗哌卡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opivacaine and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on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esthesia. Methods A total of 50 pregnant women with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ropivacaine after operation, and group B received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after operation.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dation score, VAS score, and motor block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Group B had higher sedation score at 6, 12, 24 and 36 h after operation than group A,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Group B had higher VAS score at 6, 12, 24 and 36 h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as (1.15±0.27), (1.14±0.23), (0.99±0.23) and (1.11±0.25) points than (1.00±0.20), (0.96±0.15), (0.86±0.14) and (0.91±0.21)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Group B had higher grade 1 motor block rate as 24.0% than 4.0%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opivacaine shows better analgesia and motor block effect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esthesia than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midazolam, and its sedation effect is relatively good.
【Key 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esthesia; Sufentanil; Midazolam; Ropivacaine;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临床中, 剖宫产技术在快速的发展, 成为了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术式。尽管剖宫产术可解决妊娠综合症、难产等问题, 确保母婴安全, 但同时也是一种应激源, 会对中枢神经产生机械性损伤, 使机体分泌儿茶酚胺, 机体痛阀降低, 术后剧烈疼痛, 增加身心痛苦, 同时也影响了机体的恢复以及母乳喂养, 母婴生活质量下降[1, 2]。所以, 术后良好的镇痛, 能明显减轻产妇的痛苦。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妇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产生的影响,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甲组和乙组, 每组25例。甲组产妇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9.12±4.31)岁;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9.12±0.32)周;体重49~75 kg, 平均体重(59.21±5.17)kg。乙组产妇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29.21±4.33)岁;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9.17±0.35)周;体重48~76 kg, 平均体重(59.14±5.13)kg。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甲组 术后给予罗哌卡因:硬膜外导管注入4 ml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力蒙乐,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475, 规格:10 ml∶90 mg)。
1. 2. 2 乙组 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把3 mg的咪达唑仑注射液(商品名:力月西,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1037, 规格:1 ml∶5 mg)+0.2 mg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256, 规格:5 ml∶250 μg(以舒芬太尼计)]溶于10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0.9%)中, 硬膜外导管注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镇静评分[3] 采用Ramesay镇静评分法对产妇术后6、12、24、36 h的镇静情况进行评价, 6分:产妇呼唤不醒;5分:产妇呼吸反应比较迟钝;4分:产妇睡眠, 但能唤醒;3分:产妇嗜睡;2分:产妇安静合作;1分:产妇烦躁不安。
1. 3. 2 VAS評分 采用VAS评分法对产妇术后6、12、24、36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 分数高则疼痛明显。
1. 3. 3 运动阻滞评分 采用改良运动阻滞评分法对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法情况进行评价, 3级:产妇踝关节不能弯曲;2级:产妇膝部不能弯曲;1级:产妇无法抬腿;0级:运动神经不存在阻滞。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镇静评分比较 乙组患者术后6、12、24、36 h的镇静评分大于甲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VAS评分比较 乙组患者术后6、12、24、36 h的VAS评分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运动阻滞情况比较 乙组运动阻滞1级率为24.0%高于甲组的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 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 我国选择剖宫产产妇的例数在持续增加, 使剖宫产术成为了基本常规手术之一, 应用效果确切, 但对产妇身体造成较大伤害。会致使产妇伤口的感受系统发生中枢敏化、外周敏化等反应, 使产妇对于刺激反应的阈值下降, 增加了对于阈上刺激反应, 扩大感受野, 机体痛阀下降, 患者在术后要承受较大多痛苦。所以在剖宫产术后要做好镇痛工作, 降低术后的应激反应, 缓解产妇痛苦, 减少产妇并发症出现的风险[4]。临床上以往大都是选择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 其中, 舒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类的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 同
μ受体的亲和力远高于芬太尼, 而且其镇痛的持续时间也长于芬太尼, 是常见的一种强效镇痛药物[5]。咪唑安定是苯二氮卓类药物, 存在催眠、镇静、抗惊厥、抗焦虑等作用, 但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 应谨慎用药[6, 7]。而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组织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 对神经的兴奋、传导进行抑制, 而起到麻醉效果。其具有很高的脂溶性, 可快速通过细胞膜、血脑屏障, 起效快速, 镇痛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情况下, 使用罗哌卡因的浓度比较低, 药物剂量减少, 而不良反应风险随之降低, 对产妇的乳汁分泌也不会产生影响[8-10]。为了探讨和分析在妇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产生的影响,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其结果表明两组术后6、12、24、36 h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6、12、24、36 h的VAS评分分别为(1.15±0.27)、(1.14±0.23)、(0.99±0.23)、(1.11±0.25)分高于甲组的(1.00±0.20)、(0.96±0.15)、(0.86±0.14)、(0.91±0.2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运动阻滞1级率为24.0%高于甲组的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同罗哌卡因相当, 大部分产妇可安静的配合临床工作, 依从性高;在剖宫产术后, 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镇痛效果不如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可显著患者产妇的痛苦, 使母婴的生活质量增加;罗哌卡因可降低运动阻滞的几率、程度, 提高产妇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 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的镇痛效果以及运动阻滞情况都优于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 而且镇静效果比较良好。
参考文献
[1] 徐文平, 刘林, 肖飞, 等.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可行走无痛分娩阵镇痛的效果研究.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4):320-322.
[2] 胡振伐, 费宏亮, 黎荣福, 等.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5, 36(7):599-601, 617.
[3] 陈建树, 瞿玉莲. 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清醒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7):304-305.
[4] 宋宝丽. 不同用药在硬膜外麻醉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161-162.
[5] 黄伟, 韦晓棠, 卢冰等. 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小儿麻醉苏醒期镇静效果的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9):162.
[6] 符毓海, 黄桢.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术后的临床效果. 医药前沿, 2017, 7(8):166-167.
[7] 杨艳, 朱志东, 刘志芳, 等.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效果比较.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175-176.
[8] 韩飞鹏. 妇产科麻醉应用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效果比较. 医学信息, 2014(27):170.
[9] 胡琼, 严海雅.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行产科麻醉效果的对比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22):96-99.
[10] 杨秀花, 周志伟.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效果对比.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4):77-78.
[收稿日期: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