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

  浏览量:9895
2018年01月08日 10:33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
分享:
农业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王璐 祁兴华 虞舜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医文献的特点、文献数字化的内涵和优势两方面探讨了中医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以国内外数字化图

农业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中国文化典籍计算机整理与开发技术研究...

王璐 祁兴华 虞舜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医文献的特点、文献数字化的内涵和优势两方面探讨了中医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以国内外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期刊为例介绍了中医文献数字化的研究背景,阐述了中医现代和古典文献数字化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医文献;中医古籍;文献数字化;古籍数字化;信息技术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10.001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10-0001-03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CM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features of TCM literature and connotation and advantages of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It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CM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by using the exampl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igital libraries and digitized periodicals, expound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CM modern and ancient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condition of TCM ancient literature digitization,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ed suggestions.

Key words:TCM literature;TCM ancient literature;literature digitization;ancient literature digitiz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文献信息载体也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中医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产品,以及网络化服务,将成为中医文献现代发展的主流趋势。

1 中医文献数字化的研究意义

1.1 中医文献的概念及特点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T 3792.1-1983)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记录中医药相关知识的载体。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临床优势,而中医文献则是积累、传承、发展中医学术的主要载体。《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收录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图书13455种,可见中医古典文献浩如烟海。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得到了空前发展,产生了无数中医现代文献,形成了中医文献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现状。中医古典文献主要以雕版或活字印刷的纸质线装书为载体,还有甲骨、金石、简牍、卷轴、绢帛等形式;中医现代文献主要以印刷的图书、报刊为载体,还包括光记录、声记录、电记录、磁记录等,及相应的摄影、录音、录像等载体材料。总之,中医文献具有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载体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

1.2 文献数字化的内涵和特征

文献数字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文本(包括印刷图书)、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存储,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进行信息传递,实现检索,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文献数字化的实质是形成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资源共享。

数字化文献资源具备以下基本特征:①文献数字化必须实现文本字符的数字化;②提供基于超链接设计的立体浏览阅读环境;③具有强大的智能化检索功能;④具有研究支持辅助功能。数字化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概念并不相同。电子文献指用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介质中,并通过计算机或网络通信等方式表现出来,包括电子期刊、电子杂志及软磁盘、只读光盘和交互式光盘等,一般只具备简单的检索、打印、编辑功能,是纸介质图书的简单延伸。而数字化文献还具备知识发掘、分析、重组和利用的功能,有学者将两者形象地比喻为“电子版文献主要承续了文献的形貌,而数字化文献则是在承续文献形貌的前提下揭示其蕴涵的精神”[2]。因此,数字化文献的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更能满足文献整理的现实需求,符合文献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中医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相关知识的载体,其承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中医学科宝贵的财富,是中医教育的基础、临床实践的基础,也为中医科研提供了思路,中医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医文献。因此,对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对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信息的挖掘和利用是中医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医文献具有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载体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尽管传统中医文献学方法纯熟,应用广泛,但如果仅依靠传统的目录、版本、校勘等中医文献学方法整理研究中医文献,显然已无法满足中医文献研究的现实需求和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存储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有机结合,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产生了巨大变革,推动了文献数字化的产生与发展,而文献数字化也对文献信息的生产、保存和利用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医文献数字化有利于中医文献的保存,尤其是珍贵的中医古籍;有利于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开展科研工作,方便文献搜集与整理,以及最新科研成果的推广;有利于中医知识与文化的社会化传播和服务。因此,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中医文献数字化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endprint

2 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背景

2.1 数字化图书馆

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美国最有影响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美国的记忆”(American Memory)数字化了一些对美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馆藏,通过网络向各界发布,是文献数字化思想的典型实例。法国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在获得法国版权管理机构和出版商许可前提下,将约2000种期刊通过扫描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在法国国内提供服务。日本国会图书馆(NDL)和27个公共图书馆参加了全国联合目录网络项目,有760万条书目记录存贮在“信息基础设施中心”的联合目录数据库中。加拿大于2000年开始了“加拿大万花筒”计划,目的是加大图书馆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旨在建立一个多媒体的、关于加拿大历史和现状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访问的数字图书馆[3]。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主要是建设以各种中文文献信息资源为主的数据库群,包括各类国家级、省市级、高校、企业开发的数字图书馆。如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实验型数字式图书馆等国家级数字图书馆项目,广东省、江苏省数字图书馆在内的省市级数字图书馆,广东省高校数字(网络)图书馆、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等各大高校数字图书馆,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图书馆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共同研发建设,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信息资源库,实现了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社会化共享与国际化传播,改变了人们学习和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模式,使我国各行各业获取与交流知识信息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4]。

2.2 数字化期刊

以数字化期刊为例,国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型文献检索工具开始实行机读化,如美国《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等发行了磁带版及书目数据库。20世纪80年代,全文数据库开始兴起,如荷兰Elsevier(爱思唯尔)数据库、ProQuest(普若凯斯特)数据库、OVID(奥维德)数据库等。1983年,美国著名商业期刊《哈佛商业评论》同时发行了印刷版和电子版,由Dialogue联机系统提供全文数据库检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光盘开始广泛应用于期刊数字化工作。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刊文献开始以E-mail或FTP方式在网络上传递。90年代开始,网络电子期刊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化期刊迅猛发展。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总体产值达1051.79亿元,其中互联网期刊约有7.49亿元,2011年第八次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数字期刊和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率为77.1%[5]。由此可见,我国数字化期刊发展速度较快,并且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3 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现状

3.1 中医现代文献的数字化研究

中医文献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现代文献主要以印刷的图书和期刊为载体,其数字化过程相对于古典文献数字化而言比较简单:一是依靠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完成文献组织方式与载体的数字化转变;二是图书报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出版。有学者指出,我国数字期刊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运营体系,数字出版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并逐渐向国际化方向发展[5]。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为例,该杂志目前已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国际知名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其网络平台也支持在线检索、浏览文献全文及下载功能,并在2010年尝试了基于开放获取(OA)的出版模式,旨在为中医药工作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中医药文献信息服务。

3.2 中医古典文献的数字化研究

目前,我国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古籍方面。中医古籍数字化是保护中医古籍的需要,是更广泛传播中医文化和信息的需要,也是建立中医知识库的基础需要。

2002年12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了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室,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中医古代文献数字化问题研究的机构,该研究室以信息基础建设及数字中医药为目标,以文献整理研究和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不仅建立了一套面向数字化的古籍整理规范,还建立了古籍数字化技术标准,创造性地提出“基于知识元知识表示体系”的古籍数字化理论与技术,推动了中医古典文献的数字化进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2002年始对馆藏中医典籍进行了数字化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研究,目前已建成《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其中《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现已收录1500种中医古籍的元数据信息,其中850种中医古籍的原文图像实现了电子阅览,为中医古籍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开辟了途径[6]。

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大量中医古籍图书,是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所在单位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校图书馆以古籍原文图像作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图文关联方式,将古籍中具有检索意义的内容数字化,提供检索、统计、整理和编辑功能,并建立索引关系,实现图文对照,既弥补了图像在检索和内容编辑上的不足,又可校对文本的准确性[7]。

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由湖南音像出版社发行的《中华医典》。其中收录中医古籍1156部[8]。自2001年以来已经发行了数万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中医古籍数字化产品。但其在文本和功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选目不足,版本选择失当,检索、打印、编辑功能不够完善等。

结合《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李氏等[6]总结了中医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障碍,包括中医古籍中生僻汉字的处理、全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尚待建立、中医古籍数字化软件有待改进、古籍信息的精准检索、研究支持功能尚不完善、深度开发不够6个方面。

4 小结

中医文献数字化对中医文献的保存、文献信息的利用、文献资源的共享、科研工作的开展、中医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文献数字化获得了巨大发展,为中医文献数字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医文献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中医现代文献数字化已经相对完善,古典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不足和障碍。因此,需进一步培养中医文献数字化人才队伍、统一数字化标准、完善数据库和知识库建设、增强数字化中医文献的网络化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 焦振廉.试论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研究[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4):30-32.

[3] 卢向东.文献数字化理论研究探微[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4.

[4] 赖宁,蒋飞云.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J].现代情报, 2006,26(6):94-97,100.

[5] 张劲松.试析中国数字期刊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工会论坛,2013, 19(2):175-176.

[6] 李兵,刘国正,符永驰,等.从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看中医古籍数字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92-93.

[7] 吴桂英.中医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4):54-56.

[8] 中华医典(第五版)[M/CD].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长沙嘉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4.

(收稿日期:2014-08-23;编辑:梅智胜)endprint


分享:
相关阅读
文献 中医 古籍

佐力药业助力世界高血压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

每年的5月17日被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提升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2024年5月17日,我们迎来了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图片来源:世界卫

2024-05-17

新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让您减轻术后疼痛

疼痛一直是人们对做手术感到恐惧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术后疼痛的治疗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满足一些麻醉需求,临床上还可以用来治疗

2024-05-16

钙尔奇“越走越带劲”公益行走活动重磅开启

人人可参与 随时可参与 让骨骼健康融入生活日常(2024年5月14日,中国上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运动不足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经常锻炼率仅1

2024-05-16

明治佰乐益优R-1风味酸乳荣获第二届上海市营养创

2024年5月13日,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治中国)参加由上海市国民营养指导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作为主办单位的第二届上海市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