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生耳鼻喉提醒:这9点原因,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浏览量:10993
2020年06月01日 18:37来源于:网络
分享:
  慢性咽炎成年人的发病率相当高,在人群中,只分轻、重程度,城里人慢性咽炎普遍比农村人严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较严重的慢性咽炎?有了慢性咽炎该怎么办?下

  慢性咽炎成年人的发病率相当高,在人群中,只分轻、重程度,城里人慢性咽炎普遍比农村人严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较严重的慢性咽炎?有了慢性咽炎该怎么办?下文就给大家从医学角度谈谈慢性咽炎的诊治和日常保健。

  慢性咽炎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休息,不要讲话太多,不要吃辛辣食物刺激咽部,保持大便通畅,多喝水。饮食上多吃清、润的食物,喝汤有好处,也可以用蜂蜜泡水喝,用花旗参泡茶喝。

  

 

 

  有的人,咽部一发炎就吃抗生素。其实大可不必。除非有细菌感染,如咽部有脓点,出现发烧发热等症状,药物对于慢性咽炎只是辅助治疗手段,自我保健才是抵御慢性咽炎的关键。这需要从作息、饮食、环境等多方面入手。

  第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

  第二,多呆在空气通畅的环境中,酒吧、夜总会少呆为妙,粉尘多的地方也要尽量少去。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极高。这是因为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许多免疫细胞“驻扎”于此,担负抵御外部细菌入侵的任务。

  

 

 

  这里还是炎性细胞和淋巴组织的“聚集地”,感觉神经末梢也很丰富,因此特别敏感,稍微接触外部的刺激都会产生反应。

  另外,咽部是人体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是呼吸、进食的必经通道,受到外部的刺激比较多。正因为这样,咽部成了爆发炎症的“重灾区”。

  

 

 

  慢性咽炎为何越来越多?

  因为人们对咽炎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口咽,但实际上,咽部包括鼻咽、喉咽和口咽。任何一个部位的慢性炎症都可称为慢性咽炎。这三个部位是相互影响的,一个部位出问题,如果不及时遏制,有可能会殃及另外两个部位。“例如,浓鼻涕滴入喉咽,也会引起喉咙发炎。

  归纳起来,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病毒或细菌感染后治疗不彻底。

  2、抽烟、喝酒多,经常刺激咽部。

  3、咽喉部有病史,如鼻炎、鼻窦炎,它们的分泌物倒流,使咽部受感染。

  4、口腔部的炎症,慢性炎症蔓延至咽部。

  5、工作环境粉尘多,有刺激性的异味,导致慢性咽炎。

  6、免疫力下降时也容易得慢性咽炎,如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发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7、少数颈椎病也会引起慢性咽炎,颈椎骨质增生后,压迫神经,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刺激咽部而引起发炎症状。

  8、有的人干咳一两个月不见好,可能是呼吸道过敏引发的慢性咽炎。

  9、经常食道返流,倒灌进咽部的胃酸也会导致慢性咽炎。清晨刷牙干呕是由于胃酸返流引起的,如果胃酸刺激了咽部,就有可能引发慢性咽炎。据了解,教师、记者等都是慢性咽炎的高发人群。

 

成都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是具有13年历史的大型连锁耳鼻喉专科品牌,设有西南耳鼻喉会诊平台,是西南少有的可以做耳鼻咽喉头颈复杂手术的专科医院。成都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是华西耳聋耳鸣课题四川地区指导医院,也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的耳鼻喉双向转诊医院,是四川省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单位。

目前成都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设立了耳鼻喉头颈肿瘤专家会诊平台,特别是针对喉癌病情,邀请四川省及全国知名耳鼻喉肿瘤专家会诊。申请专家会诊手术等事宜,可以拨打耳鼻喉健康直线:400-969-3309。也可以百度搜“成都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进入官网点击咨询。也可进入四川耳鼻喉头颈肿瘤会诊平台咨询:cdmsebh.com

 

微信图片_20200511160043.jpg

 

 


分享:
相关阅读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