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 心理观察网
万照宇 杨婷 李玲
【摘要】 目的 了解脑钙化数量、形态、大小, 为深入探讨脑功能障碍或脑部病变提供参考。
方法 凭东芝Aguilion16层螺旋CT机对3563例无意识障碍和无头面肢体瘫痪的脑钙化者进行颅脑平扫, 记录钙化灶数量、形态、大小。结果 钙化灶1、2、3、4、5、6、7、8、9个分别为1005、636、1310、340、181、50、18、13、5例, 12、13、14、18、19个各1例, 平均每例2.56个。钙化灶呈小点小片状2350例、不规则形501例、类圆形468例、方形59例、条形49例、三角形46例、半月形30例、
哑铃形17例、梭形12例、串珠形10例、灌铸形8例、叹号形3例、石堆形3例、箭头形2例、扫把形2例、葫芦形2例、靴形1例。非精确测量CT最大单层水平切面钙化灶面积<9.9 mm 3290例、
>10 mm 273例。结论 通过量化显示出钙化灶数量和大小不一, 钙化灶数以1、2、3个居多, 4个以上较
少, 形态以小点片状者居多, 次为不规则形和类圆形, 方形、条形也有一定数量;面积是小的多大的少;钙化灶少小的病例多无脑损伤反应, 多发性大面积者则肯定有一些临床症状发生。
【关键词】 脑钙化灶;数量;形态;面积;螺旋CT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25
颅脑CT把钙化呈现为高密度影、境界清楚, 判定容易, 诊断最有价值[1], 作者从业神经病学50年, 2001年起坐阵门诊, 凭借CT设备, 于2005年1月~2012年2月對自愿接受检查的4700例依次进行CT扫描, 目睹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人群中共查出脑钙化者3563例, 总体上钙化率不低, 钙化分布于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 具体包括脑干、小脑齿状核、松果体、尾状核、豆状核、丘脑、侧脑室下角、四脑室、放射冠、半卵圆中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大脑镰等多个部位, 有的甚至为双侧结构功能一样的部位, 可谓范围广泛, 但对于脑钙化作系统性描述的文献有限, 有关钙化灶数量、形态、大小还很少提及, 现本文将其当为重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2年2月在自求脑CT检查的人群中依次收集无意识障碍和无头面肢体瘫痪的脑钙化者3563例, 其中男1691例, 女1872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89岁, 平均年龄(43.16±16.95)岁。
1. 2 方法 采用东芝Aguilion16层螺旋CT机依次对受检者从颅底至颅顶平扫, 层距5 mm或10 mm, 在放射科医师指导下完成阅片记录, CT值>90 Hu的定为钙化[1]。
2 结果
2. 1 钙化灶数量 钙化灶1、2、3、4、5、6、7、8、9个分别为1005、636、1310、340、181、50、18、13、5例, 12、
13、14、18、19个各1例, 平均每例2.56个。1个多见于松果体, 2个多为侧脑室下角脉络丛, 3个为松果体并双侧侧脑室下角脉络丛, 4个为基底神经节或并侧脑室下角脉络丛或并脑叶, 5、6个为分散在脑多个部位。
2. 2 钙化灶形态 钙化灶呈小点小片状2350例、不规则形501例、类圆形468例、方形59例、条形49例、三角形46例、半月形30例、哑铃形17例、梭形12例、串珠形10例、灌铸形8例、叹号形3例、石堆形3例、箭头形2例、扫把形2例、葫芦形2例、靴形1例。形态以小点小片状为多, 次为不规则形和类圆形, 方形、条形、三角形、半月形、哑铃形、梭形、串珠形、灌铸形、叹号形、石堆形、箭头形、扫把形、葫芦形、靴形等也有一定比率。
2. 3 钙化灶面积 非精确测量CT最大单层水平切面钙化灶面积<9.9 mm 3290例、>10 mm 273例。设置大脑半球钙化灶≥62 mm, 小脑半球钙化灶≥53 mm为大面积:多发性对称性面积较大的, 大脑半球分别为62、75、79、81、84、97、102、125、136、151、160、256、280、340 mm各1例, 合计为2028 mm, 平均每例144.86 mm;多发性对称性面积较大的, 小脑半球分别为53、61、65、68、75、81、89、97、115、121、130、160 mm各1例, 合计为1115 mm, 平均每例92.92 mm。在3563例钙化者中, 钙化灶面积小的为大多数, 面积大的为少数, 钙化灶大小不一。
2. 4 钙化灶与脑部症状 前述钙化病例多数为小点小片小面积且甚少发生在脑主要传导通路上, 虽然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昏、睡眠差等诸多不适, 因缺乏定位体征不能确定某个症状就是那个钙化灶引起, 除非经过多种检查排除颅内外其他病变后才能考虑。而多发性对称性大面积钙化则不一样, 颅脑内只有钙化灶存在, 没有外伤、感染、中毒、梗死、出血、结核、寄生虫及肿瘤等征象, 最后认定患者中的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昏、失眠、记忆下降、抽搐、痉挛、强直、倾倒等发作理当属多发性对称性大面积的钙化灶严重损害脑组织造成。
3 讨论
作者已报告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的人群中有脑钙化发生[2], 该文是用量化法对钙化灶数量形态大小进行反映, 本组资料显示钙化灶以1、2、3个偏多, 4个以上相对较少, 平均每例2.56个, 钙化灶形态小点小片状最多, 不规则形、类圆形、方形、条形、三角形、半月形、哑铃形、梭形、串珠形、灌铸形、叹号形、石堆形、箭头形、扫把形、葫芦形、靴形也占一定分量;钙化灶面积多数病例<9.9 mm、小部分>10 mm, 大面积稀少;总之在脑钙化病例中钙化数量和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由于钙化灶以1、2、3个和小点小片小面积者居多外表又无明显痛苦和体征, 通常容易被医患双方忽略, 放弃追踪观察和防治机会。
钙化发生的机理迄今还未阐明, 多解释为钙磷代谢失调, 或脑部血管血流变化, 或松果体和脉络丛等部位功能结构特殊, 或脑有创伤炎症血管病肿瘤等出现渗出水肿变性坏死病理改变[3]。而作者观察的对象首先把神志不清肢体瘫痪者排除在外, 接受检查者体无畸形神志清楚, 即便是多发性对称性大面积的患者, CT见脑内钙化灶外全无外伤、感染、中毒、梗死、出血、结核、寄生虫及肿瘤等征象, 加上血液检验也无一例符合内分泌系统的各型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家庭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及结节性硬化, 在摒除了同脑钙化产生相关的颅脑内外疾病后, 钙盐等晶体物质怎样朝脑内靶点聚集形成钙化灶的一系列演变程序现知不全, 还有待揭秘, 不过这个联系到多部门、多设备、多技术、多时间等复杂问题, 不是轻易解决的。
钙化与脑疾病虽然总结了长期头痛者钙化率稍高于无头痛者, 也不能言定头痛与钙化灶有着直接联系, 因为头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仅能判断遇见的多发性对称性大面积脑钙化经各种实验检查, 排除了颅脑内外病变仅存在钙化灶时方确定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减退类癫痫样发作为脑钙化导
致[4]。但对发生于松果体和侧脑室脉络丛的钙化不可忽视, 因为前者分泌褪黑素等激素后者为脑脊液产生的主要部位, 其被钙化灶破坏, 对其正常生理功能运行不利, 前者被钙化灶替代或挤压, 会影响到睡眠、衰老、性功能及免疫力, 后者被钙化占领或破坏可使脑脊液分泌减少导致脑压改变, 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降低, 脑的代谢物质交换不畅, 脑脊髓功能難以维持[5]。不限于此, 还应认识到钙化出现在任何部位都是病灶, 何况它不能缩小消失只会扩大, 均理当予以重视
应对。
参考文献
[1] Broderick LS, Shemesh JWilensky RL, Eckert GJ, et al. Measurement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with dual-slice 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evaluation of CT scoring methods, interobserver variations, and reproducibility.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96, 167(2):439.
[2] 万照宇, 李玲, 万功华. 多发性对称性脑钙化灶并觉醒型四肢强直发作及血清肌酸激酶增高1例报告. 贵州医药, 2013, 37(1):82-83.
[3] 宾精文.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15):2517-2518.
[4] 舒红格, 漆剑频, 朱文珍, 等. 颅脑钙化灶的MR磁敏感成像. 放射学实践, 2008, 23(11):1187-1189.
[5] 万照宇, 郑发仁, 万动华. 3563例脑钙化灶发生部位和频率调查.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 39(5):734-735.
[收稿日期: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