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浏览量:4259
2018年02月21日 01:11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分享: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效果相关论文范例宋孝福【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病致抑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效果相关论文范例

宋孝福

【摘要】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致抑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乐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DS及HINS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DS以及HIN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84.85%,观察组为96.97%;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血管;抑郁;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R749.1 【文献标识码】A

脑血管病造成患者抑郁的因素较复杂,会受到患者身体障碍程度、心理情绪状态多重影响,临床上这类并发症并不罕见。对于脑血管患者而言,抑郁症的出现无疑是疾病恢复的重要障碍,严重时易造成患者社会功能逐渐下滑,加重脑血管病情[1]。临床治疗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可在短期内达到缓解抑郁的效果,但无法根治。中医是我国传统研究领域,能够通过中药材药效的发挥达到调理效果。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本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病致抑郁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在46~72岁,平均年龄(53.4±4.2)岁;重度抑郁4例,中度抑郁15例,轻度抑郁14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在48~73岁,平均年龄(54.1±4.5)岁;重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16例,轻度抑郁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抑郁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超始剂量20 mg,qd,可增至40 mg,qd,必要时可增至60 mg,qd,若患者年龄偏大或偏小可将剂量减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乐片治疗,为四川琦云药业生产,采用口服方式,3次/d,根据抑郁程度每次服用4~6片。

所有患者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比疗效差异。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HAMA评分变化情况作为核定疗效的依据,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程度,各程度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HAMA评分下降率达到50%以上,患者未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有效:HAMA评分下降率在25%~50%,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经过治疗干预可控制;无效:HAMA评分下降率未达到25%,且患者存在较严重不适感。治疗总有效率为所有HAMA评分下降率在25%以上的患者占组内人数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抑郁程度研究:统计两组患者SDS以及HINS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分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见表1。

由上表统计结果可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在SDS以及HINSS分数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模式治疗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分数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疗效研究:统计两组患者处于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程度的人数,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并行组间对比,见表2。

根据上表统计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观察组则达到96.9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将其归于“郁证”范畴,病位在肝,与心脾相关,在治疗上中医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2]。研究中安乐片的使用应注意患者基础疾病,如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且若患者体内火气旺盛,表现出大便秘结、心中烦热、口苦咽干、胁胀不眠等不适合服用安乐片,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DS以及HINSS评分对比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分数均有所改善,但相对而言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4.85%),且观察两组人数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观察组中更多患者处于显效程度,占组内63.64%,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观察组情绪状况改善效果更好。

脑梗死致抑郁主要是肝郁气滞、心虚胆怯、气血阴阳失调而致[3]。中医认为,脑血管病即中风病与郁证互为因果,因郁而病,多为实证,因病而郁,多为虚证,且病机复杂,但根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血瘀。所以笔者采用西药治标,缓解临床症状,中药采用疏肝解郁活血方加减,治疗抑郁症的根本,中西药联合使用,标本兼治[4]。西酞普兰则能够对患者的抑郁症状予以改善,同时避免其出现停药后反复现象,对于患者表现出的强迫症、惊恐障碍、焦虑障碍等现象加以抑制,从而起到改善焦虑的效果。

总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另加入中药药方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梗死致抑郁程度,提升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黄廷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2(8):81-82.

[2] 武凤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2(11):92-93.

[3] 陈全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25(26):3355-3356.

[4] 席银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30例[J].河南中医,2012,12(21):1669-1670.


分享:
相关阅读
文章 安乐 内科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