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隐孙犁

  浏览量:10821
2018年01月30日 09:06来源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分享:
我的父亲孙犁不是朝市大隐艾里香孙犁是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始终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布衣步履、低调为人,其清新淡远的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孙犁原名孙树勋,不善言谈,说话三言两语,

我的父亲孙犁不是朝市大隐

艾里香

孙犁是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始终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布衣步履、低调为人,其清新淡远的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孙犁原名孙树勋,不善言谈,说话三言两语,语句都很短,像他的文字,声音却深厚,洪亮,显得底气很足。孙犁曾说,他的这个习惯,是抗战初期在冀中抗战学院讲课时练出的功夫。这所抗战学院设在深县中学,操场上搭起一个大席棚,可坐五百学生。孙犁在学院教抗战文艺,那时当然没有麦克风,教员讲课必須大声喊叫,而且一节课就是三个小时。这就像戏曲演员天天吊嗓子一样,自然练出了一副好嗓门。

孙犁虽外表傲岸,对家人却难掩其真情,虽然工作很辛苦,常常熬夜写作到凌晨一两点,晚上路过老母亲的屋子,都推门进去看看她是否盖好被子。老母亲爱吃鱼,孙犁就专拣中段儿往她碗里夹。他与农村妻子伉俪情深,虽然二人文化差距巨大,却一生恩爱,相携相扶。孙犁写过,母亲和妻子是他文学语言的源泉。

在外人看来,孙犁是个古板的怪人。进城几十年,他依然保持着河北农村的生活习惯。素食清茶,布衣布鞋,玉米面加上山药蛋或胡萝卜煮成的粥,是他最喜欢吃的佳肴,一顶旧蚊帐是战争时期部队所发,早已无法补缀浆洗,却还在使用。他从不看戏看电影看电视,几乎与任何一种娱乐都绝缘。

晚年的孙犁除了爱书,没有别的爱好。晚年作品,也是读书随笔类散文居多,且写得颇有风骨,自成一格。而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觉得,我老了,应该说些切实的话,通俗易懂的话。在选题时要言之有物;在行文时,要直话直说,或者简短截说。”

孙犁对当代文学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创立了“荷花淀派”。那是在新中国初期,一批青年作家学习孙犁、追随孙犁,受他的影响和指导,创作出一批较优秀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文学研究者称他们为“荷花淀派”。

但晚年的孙犁却不认为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无流派,而名人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更何况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历坎坷,当他们再度写作时,其风格与情调已不复往日了。

孙犁被称为“大隐”,因为他不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不参加名目繁多的活动,不接受各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的采访,甚至连住所的大门都不迈出。住在天津旧居多伦道时,十几年间,老人家只迈出过大门一次——回访专程来看望他的丁玲。他自喻为自织罗网的蜘蛛,唯愿以不多的时间“面壁南窗,展吐余丝”。

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孙犁用非常平和的语调说:“人这一辈子都很不容易。不过,只有经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那才叫真正的人生。都经历过了,就会比未经历过的人,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孙犁对浮名避之不及,到了晚年,越发清寂刻骨。他生前从未大红大紫,身后作品却赢得越来越多持久的关注与敬意。冯骥才写道:“他给文坛留下的既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性格。”莫言评价说:“他后半生远离官场,恪守文人的清高与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孙犁的文字清淡不失本味,素朴不失简约,读之宛如沉浸在淡淡的荷香之中。而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恰是孙犁人格的外化,荷花成为对其文其人的最好诠释。不论后来有多少模仿者和追随者,孙犁永远只有一个,他是不可复制和超越的!

(编辑 欣然/图 安南)endprint


分享:
相关阅读
读书 文章 超越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