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浏览量:4957
2018年01月25日 19:35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分享:
钳持端提回旋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阿拉坦巴根等【摘要】目的:观察新技术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

钳持端提回旋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

阿拉坦巴根等

【摘要】目的:观察新技术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锁骨骨折。结果:优28例(93.33%),良1例(3.3%),可1例(3.3%),差0例。结论: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微创新技术固定治疗方法,疗效好,稳定性可靠,操作简便,疼痛少等特殊。

【关键词】锁骨骨折;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锁骨骨折

骨折病因病缘:锁骨骨折大多有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肩关节或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上传使锁骨骨折。锁骨骨折多发生在锁骨中段。

诊断:①望诊:锁骨中段骨折时局部出现肿胀,患侧肩关节向前下方轻探,患者头部向患侧倾斜,下颚向常侧转,患者会用常侧的手托起患侧的前臂。②触诊:锁骨骨折处成畸形,骨折端明显凸起,触摸时有疼痛感。③问诊:问明病因病缘的同时,询问骨折前后的情况。④闻诊:锁骨骨折触诊时聆听时听到骨擦音且肩关节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治疗锁骨骨折。

治疗器械准备:一次性注射器、2%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75%的医用酒精、2%的碘酊、无菌纱布、消毒干棉球、内固定克氏针、无菌巾、老虎钳、骨钻端提钳、骨锤、无菌帽、医用手套。

术前准备:⑴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症。⑵术前清洁皮肤,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无异常无损伤。⑶操作步骤:①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②麻醉:将2%利多卡因10~15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经臂丛神经麻醉后手术常规消毒方法消毒,再用无菌巾遮挡患肢,充分显露骨折端。

经皮逆行穿针和复位固定法:座位时用无菌巾遍挡患者侧头####部充分显露骨折端及肩胛骨上缘清楚触骨折端及远折端外侧部分用锁骨端捉错由上向下刺人皮肤进而通过各层软组织俩钳齿探及远折段1/3时扣紧钳齿使两钳齿夹持前往远折段提拉、可清楚触摸到位于皮下的远折段将克氏针自远骨折断端刺入皮肤探及骨质,通过针尖滑动从而确定髓腔的位置,将克氏针刺入髓腔内,手中有明显感觉到克氏针在髓腔内。另一助手用锤击打针尾至阻力明显增大时改用骨钻带动克氏针钻入骨折远段后肩甲上端穿出皮肤,再用骨钻将克氏针带动向后退,直至针尾平行进入骨折远段断面后术者手法复位将骨折复位至解剖位置不动,当手中有明显的复位感,证明复位准确(成功),之后助手用骨锤将克氏针自外向内击打顺行进入骨折近端髓腔内3~5cm停止。手法检查骨折端的稳定性好后将针尾折弯剪短锉平埋于皮下针孔使其自然闭合,消毒并无菌包扎,颈腕带系吊前臂手术结束。

一般操作时间为10~15min,术后麻醉消退后患者即可行一般活动,生活能完全自理,术后2~3天针孔即可闭合,3~6周后骨折可达临床愈合,愈合后可取出内固定克氏针。

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骨折有明显移位,骨折发生在2周以内者。

禁忌症: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已接受其它方法治疗者、软骨病患者、合并有严重疾病者。

注意事项:本技术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内固定克氏针选择过粗进入困难,过细稳定能力差。此方法与传统手法复位T型和“8”字绷带夹板固定相比疗效好、稳定性可靠、操作简便。此方法与切开复位钉钢板相比疼痛少、不剥离骨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不留斑痕。


分享:
相关阅读
锁骨 文章 生活

高温令我们无处可逃?高温下的健康问题日益显著,

全球变暖已成常态,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高温健康风险攀升,政府机构亦针对市民的高温健康问题做了不少举措。如在今年7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广

2025-09-15

守护健康度秋!墨迹天气特色功能提前预警感冒流感

进入秋季以来,全国范围内气温呈逐步下降态势,部分地区早晚温差明显加大,日间暑热褪去后,清晨与夜间的凉意愈发显著。随着天气转凉,人体免疫系统易受温度波动影响,伤风感冒及

2025-09-16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南省红

(2025年9月8日,云南屏边)9月8日,赫力昂旗下全球领先钙制剂品牌钙尔奇,携手重要合作伙伴京东买药和联劝公益,于云南省屏边县白云乡中心小学进行2025年度阳光成长计划阳光

2025-09-11

《对话》丽减美瘦吧沈阳市场,赋能健康减重新势力

在品牌强国战略的强劲赋能下,丽减美瘦吧持续深耕全国市场,致力于将健康减重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近日,备受瞩目的《对话》栏目组再度启程,将镜头对准兼具历史底蕴与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