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尔菲法的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研究

  浏览量:8440
2018年01月11日 02:41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
分享:
瘀热论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张雷强+虞舜摘要:目的制定瘀热相搏证的辨证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基于文献研究的结果,制定“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专家问卷调查表”,先后向30余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及专

瘀热论 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

张雷强+虞舜

摘要:目的 制定瘀热相搏证的辨证标准。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基于文献研究的结果,制定“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专家问卷调查表”,先后向30余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及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1、2轮问卷调查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2、31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97%,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专家意见趋于统一。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体现在发热、出血、疼痛、神志异常、肌肤、面色、舌脉等方面,其辨证要点为舌质黯红、(肌肤)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结论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思路,其研究结果突出了瘀热相搏证病机基本特点。德尔菲法能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

关键词:德尔菲法;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12.009

中图分类号:R2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12-0029-05

“瘀热病机学说”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瘀热存在于多种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变过程中,具有临床普遍性,长期临

床实践证明,用瘀热理论指导处方用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医防治急难重症的优势[1]。制定瘀热相搏证的诊断标准,有利于瘀热相搏证相关科研及临床工作的开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瘀热病机)开放课题“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基于文献研究的结果制定“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专家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及专家反馈意见,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2-3]建立其辨证标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专家遴选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征求意见函[2]要求:“根据需要研究的主题,制定专家遴选标准。一般应选择指南所属学科中对本病种擅长的临床专家为主,包括部分中医文献研究学者在内组成咨询专家组。咨询的专家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高级职称、有兴趣和能够坚持完成数轮专家调查。遴选专家时应考虑专家分布的地域性。专家人数以不少于30人为宜,对于一些重大问题,专家人数可适当扩大。”根据上述要求,本研究第1轮遴选34位专家,再根据第1轮问卷回复情况确定第2轮专家。2轮调查问卷预计回收率不低于75%,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1.2 问卷设计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围绕“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主题制定第1轮专家调查问卷。对第1轮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分析,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后,制定第2轮专家调查问卷,对第2轮调查问卷回收统计后,初步形成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

1.3 统计分析方法

专家根据瘀热相搏证各辨证条目在问卷中相应部分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按不列入=0分、可列入=

1分、需列入=2分进行评分,任选其一。

将调查问卷数据录入Excel表格,再用德尔菲法分析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的观察指标为均数(—x)、等级和(S)及不重要百分比(R),其中 —x 为专家对条目赋值的平均值,S为专家对条目赋值的代数和,R为专家对条目赋值为0的频数与参评专家总人数的比值。条目的 —x、S越大,提示其地位越重要;条目的R越大,提示其重要性越小。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变异系数(CV)进行评价,CV为专家对条目赋值的均数与标准差的比值。条目的CV越小,提示专家对该条目的评价一致性越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好。

1.4 条目筛选原则

①当保留条目。第1轮问卷统计结果达到以下要求的条目列入下轮问卷:—x≥1且S≥满分的50%(“满分”为该条目最高得分2分×答卷份数)。②应删除条目。第1轮问卷统计结果为以下情况的条目原则上不列入下轮问卷:—x≤0.6,或S≤满分的30%,或R≥50%。③须讨论条目。第1轮答卷统计结果为以下情况的列为需要研讨的条目:—x介于0.6~1,S介于30%~50%。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及专家基本情况

第1轮以信函形式寄出34份问卷,共收到32位专家回信,问卷回收率(专家积极系数)为94%。第2轮以信函和E-mail形式发出32份问卷,共收到32位专家回信,其中1位专家只给出指导意见而未按要求对各条目评分,故有效问卷数为31份,问卷回收率为97%。2轮问卷调查专家基本情况见表1。

2.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见表2)

2.4 德尔菲法凝聚专家共识作用的验证

2.4.1 2轮问卷应删除条目、须讨论条目、当保留条目比较 当保留条目是答卷结果提示重要性高,可保留至下轮问卷的条目;应删除条目指答卷结果提示重要性低,应删除的条目;须讨论条目指其重要性一般,仍需进一步讨论的条目。第1、2轮问卷中应删除条目、须讨论条目、当保留条目见表4。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秩和检验,Z=-4.664,双侧P=0.00,第1轮与第2轮问卷中应删除条目、须讨论条目、当保留条目在α=0.01水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具体数据可知,第2轮问卷应删除条目、须讨论条目较第1轮明显减少,当保留条目数明显增加。说明经过2轮问卷调查,专家对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意见趋于统一。

2.4.2 2轮问卷均值及变异系数比较 2轮问卷调查结果的 —x、CV见表5。经正态性检验,4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分别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x比较,t=-6.543,双侧P=0.00,第1轮与第2轮问卷 —x 在α=0.01水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具体数据可知,第2轮问卷 —x 大于第1轮。说明第2轮问卷条目的重要性大于第1轮,即第2轮问卷条目更符合瘀热相搏证临床表现。CV比较,t=6.627,双侧P=0.00,第1轮与第2轮问卷CV在α=0.01水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具体数据可知,第2轮问卷CV小于第1轮。说明第2轮问卷调查的专家意见协调性大于第1轮。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德尔菲法,即专家评分法或专家咨询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3-4]。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制定辨证标准的实践表明,运用德尔菲法可以使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增加了指标的重要性,提高了专家意见的协调性,从而确实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

第1轮问卷结果中,—x≤0.6,或S≤满分的30%,或R≥50%的条目为脘腹胀满拒按、口苦、面目深黄、脉代、九窍齐出,提示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在该部分重要性低,不予列入下轮问卷。—x≥1且S≥满分的50%的条目为:烦躁、舌质红紫、外发瘀斑、烦热、舌边瘀斑瘀点、舌体瘀斑瘀点、颧颊显布赤丝血缕、(肌肤)脉络色赤紫黯、(疼痛)着而不移、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疼痛拒按、各个部位均可出血、外发瘀点、(出血)反复发作、身热夜盛、舌质深红、舌质黯红、血色黯红、脉弦涩、疼痛如针刺、(出血)质浓而稠、血色深紫、面部红赤、目赤充血、手掌鱼际殷红、(肌肤)色红赤、谵语、(疼痛)遇热加重、红肿热痛、面部黯红、热势或高或低、口腔黏膜出血点、如狂、痛如火灼、脉细数、舌下静脉青筋暴突、发狂、口干。提示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在该部分重要性高,但其CV介于0.39~0.71,专家意见协调性不高,予列入第2轮问卷再次征求意见。—x介于0.6~1、S介于30%~50%的条目为:(肌肤)色深紫、手足心热、舌苔黄、舌苔焦黄、脉络显露、低热、全舌瘀紫、神昏、舌下静脉粗张迂曲、脉络怒张、呕血、小便红赤、出血势急、出血量多、潮热、身热起伏、脉沉实、面色黯滞、口唇紫黑、咽喉出血点、面色黧黑、目眶黯黑、指(趾)青紫、大便如漆色、烘热、脉促、脉结、皮肤花纹。其CV介于0.61~1.07,专家意见协调性也低,是否列入下轮问卷需做研讨。

专家会议讨论后认为:血色深紫、口干、呕血、咽喉出血点、指(趾)青紫、脉促、脉结等指标不纳入第2轮问卷。根据专家补充意见,补充咽喉出血点、健忘、疼痛夜甚、口渴、反复发热。第2轮问卷结果中,不存在 —x≤0.6,或S≤满分的30%,或R≥50%的条目。提示经第1轮问卷调查及讨论已大致排除了不符合瘀热临床表现的条目。—x介于0.6~1、S介于30%~50%的条目为:出血势急、出血量多、脉沉实、皮肤花纹、面色黯滞、健忘。须讨论条目已较少,其CV介于0.73~0.86,专家意见协调性不高。暂将以上条目纳入指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其余条目满足 —x≥1且S≥满分的50%,CV介于0.28~0.68,可作为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相关指标。

经过2轮问卷调查,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共识基本形成,由此总结出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①发热:外感所致者,热势或高或低,或身热起伏,或身热夜盛;内伤所致者,以烘热、潮热、烦热、低热、手足心热等为主。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②出血:各个部位均可出血,量多、势急,或反复出血,血色黯红,或色鲜红与紫黯血块混夹而出,质浓而稠,或大便如漆色,小便红赤。③疼痛:患处红肿热痛,着而不移,痛如火灼,或如针刺,或疼痛拒按,遇热加重,疼痛夜甚。④神志异常:烦躁、神昏、谵语、如狂、发狂、健忘。⑤肌肤:外发瘀点瘀斑,色红赤或深紫,或皮肤花纹,脉络怒张、显露,色赤紫黯,手掌鱼际殷红,或口腔黏膜、咽喉有出血点,或见肌肤甲错。⑥面色:目赤充血,红赤、黯红或面色黯滞、黧黑,目眶黯黑,口唇紫黑,颧颊显布赤丝血缕。⑦相关舌、脉:舌质深红、黯红或红紫,舌体或舌边可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舌瘀紫,舌下静脉粗张迂曲,青筋暴突,舌苔黄或焦黄,脉细数、弦涩或沉实。临床所见,以上证候不可能悉具,应在准确把握特征性证候之一、二基础上,结合相关舌脉辨识。

从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瘀热相搏证的证候体现在发热、出血、疼痛、神志异常、肌肤、面色、舌脉等方面,其辨证要点为舌质黯红、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这些构成了瘀热相搏证的证候特征,也就是其辨证标准。

进一步分析可知,舌质黯红、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等表现,既有“瘀”的病理特点,又有“热”的病理特点,提示专家认为瘀热相搏证病机的突出特点在于“瘀”与“热”的兼夹。周仲瑛教授指出,瘀热相搏证是由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在瘀热致病过程中,不仅有瘀和热的共同参与,而且瘀和热之间胶结结合,有内在的因果关系[5]。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同一患者,即使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同时存在,但若瘀和热不关联,瘀自瘀,热自热,亦不能称瘀热[5]。这一结果同时反证了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思路,其研究结果可以突出瘀热相搏证病机的基本特点。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吴勉华,周学平.瘀热相搏证中医辨治指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11-141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关于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征求意见函[EB/OL].[2013-09-02].http://www.cacm.org.cn/coboportal/portal/ channel_bzh.ptview?funcid=showContent&infoLinkId=37862&info SortId=52133.

[3]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59.

[4] 赵霞,汪受传,高艳.Delphi法在《儿科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制订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0-11.

[5] 周仲瑛.瘀热论——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25.

(收稿日期:2014-05-08)

(修回日期:2014-06-02;编辑:陈静)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德尔菲法,即专家评分法或专家咨询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3-4]。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制定辨证标准的实践表明,运用德尔菲法可以使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增加了指标的重要性,提高了专家意见的协调性,从而确实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

第1轮问卷结果中,—x≤0.6,或S≤满分的30%,或R≥50%的条目为脘腹胀满拒按、口苦、面目深黄、脉代、九窍齐出,提示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在该部分重要性低,不予列入下轮问卷。—x≥1且S≥满分的50%的条目为:烦躁、舌质红紫、外发瘀斑、烦热、舌边瘀斑瘀点、舌体瘀斑瘀点、颧颊显布赤丝血缕、(肌肤)脉络色赤紫黯、(疼痛)着而不移、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疼痛拒按、各个部位均可出血、外发瘀点、(出血)反复发作、身热夜盛、舌质深红、舌质黯红、血色黯红、脉弦涩、疼痛如针刺、(出血)质浓而稠、血色深紫、面部红赤、目赤充血、手掌鱼际殷红、(肌肤)色红赤、谵语、(疼痛)遇热加重、红肿热痛、面部黯红、热势或高或低、口腔黏膜出血点、如狂、痛如火灼、脉细数、舌下静脉青筋暴突、发狂、口干。提示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在该部分重要性高,但其CV介于0.39~0.71,专家意见协调性不高,予列入第2轮问卷再次征求意见。—x介于0.6~1、S介于30%~50%的条目为:(肌肤)色深紫、手足心热、舌苔黄、舌苔焦黄、脉络显露、低热、全舌瘀紫、神昏、舌下静脉粗张迂曲、脉络怒张、呕血、小便红赤、出血势急、出血量多、潮热、身热起伏、脉沉实、面色黯滞、口唇紫黑、咽喉出血点、面色黧黑、目眶黯黑、指(趾)青紫、大便如漆色、烘热、脉促、脉结、皮肤花纹。其CV介于0.61~1.07,专家意见协调性也低,是否列入下轮问卷需做研讨。

专家会议讨论后认为:血色深紫、口干、呕血、咽喉出血点、指(趾)青紫、脉促、脉结等指标不纳入第2轮问卷。根据专家补充意见,补充咽喉出血点、健忘、疼痛夜甚、口渴、反复发热。第2轮问卷结果中,不存在 —x≤0.6,或S≤满分的30%,或R≥50%的条目。提示经第1轮问卷调查及讨论已大致排除了不符合瘀热临床表现的条目。—x介于0.6~1、S介于30%~50%的条目为:出血势急、出血量多、脉沉实、皮肤花纹、面色黯滞、健忘。须讨论条目已较少,其CV介于0.73~0.86,专家意见协调性不高。暂将以上条目纳入指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其余条目满足 —x≥1且S≥满分的50%,CV介于0.28~0.68,可作为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相关指标。

经过2轮问卷调查,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共识基本形成,由此总结出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①发热:外感所致者,热势或高或低,或身热起伏,或身热夜盛;内伤所致者,以烘热、潮热、烦热、低热、手足心热等为主。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②出血:各个部位均可出血,量多、势急,或反复出血,血色黯红,或色鲜红与紫黯血块混夹而出,质浓而稠,或大便如漆色,小便红赤。③疼痛:患处红肿热痛,着而不移,痛如火灼,或如针刺,或疼痛拒按,遇热加重,疼痛夜甚。④神志异常:烦躁、神昏、谵语、如狂、发狂、健忘。⑤肌肤:外发瘀点瘀斑,色红赤或深紫,或皮肤花纹,脉络怒张、显露,色赤紫黯,手掌鱼际殷红,或口腔黏膜、咽喉有出血点,或见肌肤甲错。⑥面色:目赤充血,红赤、黯红或面色黯滞、黧黑,目眶黯黑,口唇紫黑,颧颊显布赤丝血缕。⑦相关舌、脉:舌质深红、黯红或红紫,舌体或舌边可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舌瘀紫,舌下静脉粗张迂曲,青筋暴突,舌苔黄或焦黄,脉细数、弦涩或沉实。临床所见,以上证候不可能悉具,应在准确把握特征性证候之一、二基础上,结合相关舌脉辨识。

从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瘀热相搏证的证候体现在发热、出血、疼痛、神志异常、肌肤、面色、舌脉等方面,其辨证要点为舌质黯红、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这些构成了瘀热相搏证的证候特征,也就是其辨证标准。

进一步分析可知,舌质黯红、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等表现,既有“瘀”的病理特点,又有“热”的病理特点,提示专家认为瘀热相搏证病机的突出特点在于“瘀”与“热”的兼夹。周仲瑛教授指出,瘀热相搏证是由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在瘀热致病过程中,不仅有瘀和热的共同参与,而且瘀和热之间胶结结合,有内在的因果关系[5]。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同一患者,即使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同时存在,但若瘀和热不关联,瘀自瘀,热自热,亦不能称瘀热[5]。这一结果同时反证了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思路,其研究结果可以突出瘀热相搏证病机的基本特点。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吴勉华,周学平.瘀热相搏证中医辨治指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11-141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关于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征求意见函[EB/OL].[2013-09-02].http://www.cacm.org.cn/coboportal/portal/ channel_bzh.ptview?funcid=showContent&infoLinkId=37862&info SortId=52133.

[3]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59.

[4] 赵霞,汪受传,高艳.Delphi法在《儿科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制订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0-11.

[5] 周仲瑛.瘀热论——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25.

(收稿日期:2014-05-08)

(修回日期:2014-06-02;编辑:陈静)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德尔菲法,即专家评分法或专家咨询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3-4]。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制定辨证标准的实践表明,运用德尔菲法可以使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增加了指标的重要性,提高了专家意见的协调性,从而确实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

第1轮问卷结果中,—x≤0.6,或S≤满分的30%,或R≥50%的条目为脘腹胀满拒按、口苦、面目深黄、脉代、九窍齐出,提示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在该部分重要性低,不予列入下轮问卷。—x≥1且S≥满分的50%的条目为:烦躁、舌质红紫、外发瘀斑、烦热、舌边瘀斑瘀点、舌体瘀斑瘀点、颧颊显布赤丝血缕、(肌肤)脉络色赤紫黯、(疼痛)着而不移、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疼痛拒按、各个部位均可出血、外发瘀点、(出血)反复发作、身热夜盛、舌质深红、舌质黯红、血色黯红、脉弦涩、疼痛如针刺、(出血)质浓而稠、血色深紫、面部红赤、目赤充血、手掌鱼际殷红、(肌肤)色红赤、谵语、(疼痛)遇热加重、红肿热痛、面部黯红、热势或高或低、口腔黏膜出血点、如狂、痛如火灼、脉细数、舌下静脉青筋暴突、发狂、口干。提示专家认为这些指标在该部分重要性高,但其CV介于0.39~0.71,专家意见协调性不高,予列入第2轮问卷再次征求意见。—x介于0.6~1、S介于30%~50%的条目为:(肌肤)色深紫、手足心热、舌苔黄、舌苔焦黄、脉络显露、低热、全舌瘀紫、神昏、舌下静脉粗张迂曲、脉络怒张、呕血、小便红赤、出血势急、出血量多、潮热、身热起伏、脉沉实、面色黯滞、口唇紫黑、咽喉出血点、面色黧黑、目眶黯黑、指(趾)青紫、大便如漆色、烘热、脉促、脉结、皮肤花纹。其CV介于0.61~1.07,专家意见协调性也低,是否列入下轮问卷需做研讨。

专家会议讨论后认为:血色深紫、口干、呕血、咽喉出血点、指(趾)青紫、脉促、脉结等指标不纳入第2轮问卷。根据专家补充意见,补充咽喉出血点、健忘、疼痛夜甚、口渴、反复发热。第2轮问卷结果中,不存在 —x≤0.6,或S≤满分的30%,或R≥50%的条目。提示经第1轮问卷调查及讨论已大致排除了不符合瘀热临床表现的条目。—x介于0.6~1、S介于30%~50%的条目为:出血势急、出血量多、脉沉实、皮肤花纹、面色黯滞、健忘。须讨论条目已较少,其CV介于0.73~0.86,专家意见协调性不高。暂将以上条目纳入指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其余条目满足 —x≥1且S≥满分的50%,CV介于0.28~0.68,可作为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相关指标。

经过2轮问卷调查,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共识基本形成,由此总结出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①发热:外感所致者,热势或高或低,或身热起伏,或身热夜盛;内伤所致者,以烘热、潮热、烦热、低热、手足心热等为主。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②出血:各个部位均可出血,量多、势急,或反复出血,血色黯红,或色鲜红与紫黯血块混夹而出,质浓而稠,或大便如漆色,小便红赤。③疼痛:患处红肿热痛,着而不移,痛如火灼,或如针刺,或疼痛拒按,遇热加重,疼痛夜甚。④神志异常:烦躁、神昏、谵语、如狂、发狂、健忘。⑤肌肤:外发瘀点瘀斑,色红赤或深紫,或皮肤花纹,脉络怒张、显露,色赤紫黯,手掌鱼际殷红,或口腔黏膜、咽喉有出血点,或见肌肤甲错。⑥面色:目赤充血,红赤、黯红或面色黯滞、黧黑,目眶黯黑,口唇紫黑,颧颊显布赤丝血缕。⑦相关舌、脉:舌质深红、黯红或红紫,舌体或舌边可见瘀点或瘀斑,或全舌瘀紫,舌下静脉粗张迂曲,青筋暴突,舌苔黄或焦黄,脉细数、弦涩或沉实。临床所见,以上证候不可能悉具,应在准确把握特征性证候之一、二基础上,结合相关舌脉辨识。

从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瘀热相搏证的证候体现在发热、出血、疼痛、神志异常、肌肤、面色、舌脉等方面,其辨证要点为舌质黯红、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这些构成了瘀热相搏证的证候特征,也就是其辨证标准。

进一步分析可知,舌质黯红、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等表现,既有“瘀”的病理特点,又有“热”的病理特点,提示专家认为瘀热相搏证病机的突出特点在于“瘀”与“热”的兼夹。周仲瑛教授指出,瘀热相搏证是由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在瘀热致病过程中,不仅有瘀和热的共同参与,而且瘀和热之间胶结结合,有内在的因果关系[5]。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同一患者,即使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同时存在,但若瘀和热不关联,瘀自瘀,热自热,亦不能称瘀热[5]。这一结果同时反证了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思路,其研究结果可以突出瘀热相搏证病机的基本特点。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吴勉华,周学平.瘀热相搏证中医辨治指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11-141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关于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征求意见函[EB/OL].[2013-09-02].http://www.cacm.org.cn/coboportal/portal/ channel_bzh.ptview?funcid=showContent&infoLinkId=37862&info SortId=52133.

[3]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50-259.

[4] 赵霞,汪受传,高艳.Delphi法在《儿科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制订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0-11.

[5] 周仲瑛.瘀热论——瘀热相搏证的系列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25.

(收稿日期:2014-05-08)

(修回日期:2014-06-02;编辑:陈静)endprint


分享:
相关阅读
条目 专家 修正

搜狐医药 | 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创新!第一届华夏肿

图说 / 第一届华夏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论坛现场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蔡娘婉编辑 | 吴施楠2024年4月2021日,第一届华夏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论坛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

2024-04-25

馒化修复专家薛志强:10个打玻尿酸9个需要馒化修

近日,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培训部主办、欣可丽美学(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俊泰医疗协办的面部馒化修复注射技术公益培训班在北京俊泰美好医疗美容门诊部落幕。会上

2024-04-24

天津市食用益生菌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圆满结束

近日,天津市食用益生菌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及学术交流会议暨天津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于创源生物总部

2024-04-22

第一届朗姿医美填充剂注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强技

3月21日,第一届朗姿医美填充剂注射技能大赛正式启动,经过资料提交、审核等程序,目前第一轮筛选比拼结束,33名来自全国各机构的医生进入初赛阶段。接下来,参赛代表将拟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