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创新构建近视防控与医学人才培养融合体系

  浏览量:11730
2025年04月01日 10:28来源于:网络
分享:
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眼科教育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毕燕龙教授作了题为《高校近视防控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体系共建》专题报告,系统阐述 近视防控耦合人才培

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眼科教育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毕燕龙教授作了题为《高校近视防控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体系共建》专题报告,系统阐述 “近视防控耦合人才培养”创新解决方案,为破解我国近视防控与医学人才短缺双重难题贡献“同济智慧”。

 

 

我国近视问题呈现“低龄化、高度化、普遍化”趋势,数据显示:6至12岁儿童近视前期人群达2000万,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超20%,中老年近视相关并发症成致盲首要病因。面对《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提出的防控紧迫性,同济大学积极创新探索,着力构建“近视防控志愿服务+医学人才培养”双体系共建模式,实现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的跨越。

毕燕龙教授表示,团队利用三大创新维度构筑防控新范式,志愿服务体系全域覆盖,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依托“同瞳明眸工坊”,形成“筛查-科普-干预”全链条服务;开展“光明行”系列义诊,团队累计筛查大学生超5000人次,发现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等异常病例300余例,转诊率达95%;开发短视频、AI数字人科普工具,联动6省7市100余所中小学,覆盖10万余人,通过“石榴籽计划”为云南耿马县1.3万名学生建立眼健康档案,技术帮扶57家基层医院。

 

 

同时,毕燕龙教授团队注重医教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国内首创“三元交叉”培养体系,医学与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交叉,团队研发的柔性眼用电子器件发表于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期刊,团队开发的AI眼底识别模型准确率达98%,发表于Information Fusion期刊;发布全球首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专家共识,开展7项创新高度近视新手术方式,惠及500余名复杂眼病患者;与德国科隆大学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培养50余名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青年医师。

毕燕龙教授告诉,创新就需要科技赋能,利用数智化平台赋能生态构建,打造“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眼科新定位。依托同济大学“卓越·星”小程序实现个性化眼健康管理,服务超2万名师生;联动12家附属医院、23家企业建成医研产转化平台,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推出全年龄段爱眼课程,覆盖幼儿园至大学生群体,建立全生命周期防控体系。

目前,该方案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发表高水平论文40篇,制定2项行业标准,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150名,志愿服务辐射超20万人。其“高校主导、全域联动、科技驱动”模式已被教育部列为示范案例,相关经验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推广。

毕燕龙教授说:“近视防控需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双轨并行。我们通过让医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强化使命担当,在科研攻坚中提升专业素养,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育人闭环”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我国高校在主动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破解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上迈出关键一步。

通讯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谢壮丽

 


分享:
相关阅读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
图文推荐
每日精选
dior时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