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V报道医美纠纷:厘清责任须司法鉴定,消费者切记合法维权

  浏览量:8619
2025年02月27日 13:57来源于:网络
分享:
2月25日,BRTV《法治进行时》节目记者调查报道了一起医美隆鼻失败的纠纷事件,求美者贾女士因多次隆鼻后出现凹陷等毁容现象,与涉事医美机构进行诉讼,一年有余未果。记者

2月25日,BRTV《法治进行时》节目记者调查报道了一起医美隆鼻失败的纠纷事件,求美者贾女士因多次隆鼻后出现凹陷等“毁容”现象,与涉事医美机构进行诉讼,一年有余未果。

记者经过对事件深入调查后发现:求美者贾女士前后总共经历四次隆鼻及修复,从2020年一直持续到了2024年,期间经历了多家机构,现其单方面主观将整形失败的责任归咎为第三次为其修复的医生,并以系列过激失当乃至涉嫌违法手段向该医生维权。在记者调查中,北京医疗美容争议研究与调解中心的相关专业人士指出:贾女士隆鼻失败的成因非常复杂,损伤具有延续性,非单一原因可解释,需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评定责任。随后法务工作人员也指出:事件具体责任还需专业司法机构鉴定后,确定和明晰责任及责任比例。

面对贾女士鼻子的遭遇,北京医疗美容争议研究与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到:医疗行为是有风险的,贾女士鼻子的遭遇追究其成因是非常复杂的,有可能是院内感染,或者术后护理的每一个环节。

另一位工作人员则指出,由于贾女士前后历经4家机构,损伤有延续性,是因在前一家机构做的不满意,才在后几家机构修复。因此司法鉴定在评估损害结果的时候,要考虑前期的基础损害占比多少,被告的损害责任占比多少。

同时该工作人员也指出,医美行业人员流动大,医生允许“多点执业”。从诉讼角度来讲,医疗主体是医疗机构而非医生个人,医生以医疗机构的名义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的起诉应当针对机构。虽然贾女士主观将矛头指向涉事医生,但从法律上讲,承担责任的主体应当是机构。

由于贾女士曾持先前节目报道截图到涉事医生的现工作机构外,进行非法维权和展示,BRTV记者也在节目中澄清:对于贾女士隆鼻失败及毁容的原因,《法治进行时》栏目的意见,始终是需要专业的司法机构进行鉴定。对于贾女士提到的“殴打受害患者”等说法,没有证据,因此栏目组不予认可。

随后记者到达贾女士提到的涉事医生现所在机构进行访谈,医生回应到:在为贾女士做鼻修复手术前,她已经做过2次。手术后也一直在关注她的病情变化,叮嘱其注意术后护理,并曾反复约其回诊但贾女士未回应。后在贾女士提出鼻腔流血及脓性分泌物后,曾诊断需要取出,并愿为其免费修复。但在签署知情同意环节贾女士称要回家考虑,随后在其他医院(唐山某医院)整形科取出假体后持续感染,又将矛头指向该医生,并要求其赔偿损失。

在节目最后,记者也对相关法务同事进行了采访。法务提到,依据现有证据以及各方信息判断,贾女士的凹陷和挛缩情况发生在第四家医美机构取出(假体)之后,目前诉讼中被告机构是否承担责任以及责任比例均需专业机构司法鉴定后方能由人民法院予以认定,其他任何机构与个人均无法妄断。

本次BRTV《法治进行时》节目记者的调查报道,既是对贾女士维权真相的澄清,也向广大求美消费者做了一次医美纠纷的法律科普。首先,医美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医生允许“多点执业”,从诉讼角度来讲,医疗主体是医疗机构而不是医生个人,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的起诉应当针对机构而非医生个人。其次,在产生医美纠纷后,要以合法手段维护权益,随意使用媒体未经确认的信息、截图为个人“维权”进行背书,或通过极端手段“暴力维权”,由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不仅无益于维权成功,还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得不偿失。

最后,医美专家温馨提示广大求美消费者,医疗行为本身有风险,需要在术前充分考虑。尤其是涉及到修复类项目需要反复操作时,更应充分认识到“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修复次数越多,做决策时越要谨慎选择正规机构,严格遵医嘱进行护理。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更是修复的关键所在。


分享:
相关阅读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
图文推荐
每日精选
dior时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