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协和 | 血管外科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浏览量:7047
2023年07月05日 17:06来源于:网络
分享:
上新了协和 | 血管外科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完成首例VasCure机器人辅助下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人体临床研究,手术过程顺利,

上新了协和 | 血管外科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完成首例VasCure机器人辅助下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人体临床研究,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康复良好。该血管腔内机器人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侯增广教授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暴教授团队联合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支持,是医工结合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上的又一突破。

77岁的张女士在三个月前出现右下肢间歇性跛行,检查发现她的双下肢多发粥样硬化改变,管腔多发狭窄。张女士下肢缺血诊断明确,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在得知自己符合入组条件、可以使用VasCure机器人辅助手术后,张女士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乐观期待手术的实施。

手术当日,在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积极配合下,血管外科邵江、来志超主治医师担任手术助手,血管外科副主任刘暴操控VasCure机器人,完成复杂病变下导丝配合导管缓慢通过闭塞段至远端动脉、球囊预扩、支架精准定位、支架释放、球囊后扩等动作,同时还首次完成机器人自主推送导丝在腔内的运行。中科院谢晓亮研究员与奉振球助理研究员现场提供技术支持。术后造影显示:右下肢股浅动脉显影良好,血流通畅,流速满意,未见明显残余狭窄,手术成功。患者术后第二天清晨下地,对手术结果十分满意。

控制室内,左起:协和麻醉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申乐、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谢晓亮、血管外科副主任刘暴

手术室内,左起: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奉振球,协和血管外科邵江、来志超

手术前(左侧)后(右侧)动脉显影对比

血管外科团队高度重视此项目,自2019年起全程参与并指导机器设计、理论培训、体外模型操作演练、动物实验操作演练,提出优化改进意见。目前,VasCure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可达毫米级,操作更安全;能有效滤除术者的手部抖动,提高稳定性;创新双通道协同递送技术,实现复杂术式中对多个导丝、球囊、支架的协同递送;监控导丝导管在腔内的自主推进,有望进一步减少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

“外周血管病变范围广,病情多样。”刘暴介绍,“在血管外科疑难重症手术、远程辅助复杂介入手术、助力年轻医生成长等场景中,血管腔内机器人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此前开展的首届医工交叉融合学术研讨会暨血管介入机器人交流会中,北京协和医院杜斌副院长明确表示,协和将大力支持医工交叉融合领域的发展。一项新技术新项目的落地,不仅有赖于牵头手术团队的探索创新,也离不开麻醉科手术室、医务处、科研处等平台科室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推动。下一步,血管外科和中科院团队将继续开发完善VasCure的环境感知和力觉反馈功能,以期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部分替代医生操作,减少术中X射线的使用量。团队也将反复测试血管腔内自动化导航系统,使监控下的机器人自动推送导丝成为可能。


分享:
相关阅读

朝阳区科协2025基层科普项目第二场持续开展!“让

8月13日,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协主办、垡头街道办事处推荐、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承办、垡头街道翠城旭园社区大力支持的朝阳区基层科普项目科创垡宝,共朝美好-护苗

2025-08-13

从销量领先到品类开创,诺特兰德斩获五大权威市场

在当前膳食营养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面临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却难以抉择的困境。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追求更具创新性、

2025-10-30

重阳敬老情 银联暖心服务绘就银发幸福新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溢着温情与敬意的传统节日里,大街小巷被菊花的芬芳萦绕,人们或登高望远,或围坐赏菊,以各种传统习俗传递着对长辈的感恩与祝福。在这一片祥

2025-10-29

告别水银,守护升级: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时代

2026年渐渐走近,一项关乎万千家庭健康的退市令也即将全面落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那个曾经陪伴几代人成长

2025-10-29
图文推荐
每日精选
dior时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