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便时出血不少人以为是上火所致,其实不然,许多人对“大便便血”都很不解,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尴尬,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诸多痛苦,也只有偷偷的流泪,因为不好意思、因为尴尬,放任着便血不管,导致的最后病情越来越严重。那便血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便血危害有多大?
哪些疾病会引起便血?
便血情况不同,原因不同。成年人便血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患者。儿童便血多为直肠息肉、肠套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状结肠与直肠的ai性病变 (包括良性与恶性)明显增多。
1、内痔便血:
内痔便血分三期,早期便纸带血,点滴而下,血量有时如泉喷射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中期便血加重,大便后就会有痔核脱出肛门外;晚期痔核嵌顿,便血颜色为酱紫色,若没被擦破则血量少,若被擦破则血量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内痔便血与直肠癌前期便血相似,容易误诊误治。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便血可能是直肠ai或其他疾病的信号,须引起足够重视。
2、肛裂便血:
肛裂导致的大便出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3、慢性肠、结肠息肉便血:
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便血:
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等。常有粘液血便,伴下腹部或左下腹部疼痛及腹泻史,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出血量不多,慢性肠炎者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5、直肠癌便血:
表现为便血伴随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便或稀便、脓血便、粘液血便,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中下腹部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腹部出现肿块等。有时可出现发热、贫血、消瘦、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全身症状。
此外,其他肛肠疾病如肛瘘、肛门损伤等以及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等,均可出现便血。
由于便血是多种肛肠病的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病种。因此,治疗便血,必先找到便血原因,消除导致便血的原发病之后,便血也就不治而愈了。电子肛门镜就是这样一种检测仪。它可以清楚的检查病灶部位。检查出来的结果也是非常准确。医生能够更加快速的治疗大便便血。
大便出血的危害:
1、贫血:长期便血,很容易使患者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贫血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甚至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2、女性引发妇科疾病:由于肛门和阴道接近,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引发妇科炎症。
3、肛门功能失常:久病不愈,一方面导致肛门挛缩,排便困难;另一方面侵犯括约肌,易导致肛门失禁。
4、易致植物神经紊乱:可引起腰部、骺骨、股后部位疼痛,还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反射性功能紊乱。
出现大便出血的患者一定要有所警惕,千万不要大意,便血的危害极大,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肛肠疾病,所以建议患者切勿不要盲目治疗,乱用药物,发现便血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
专家介绍:杨国若

杨国若,大学本科,外科主治医师,从事肛肠外科工作20年。曾在郑州肛肠医院、四川肛肠医院工作,成功进行6000余例肛肠手术。对肛肠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环状混合痔、复杂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熟练开展PPH、RPH、TST、HCPT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