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医生的网名是“医美农夫”,大概是专注于干活儿的意思,勤勤恳恳。印象里,医美大夫更乐意把自己称之为“工匠”,时下不是流行“大国工匠”或“工匠精神”么?“农夫”听上去土了一些,更接地气。
但是他自己的解释反倒有一丝哲学的意味:“农夫”不是更贴近自然么?他的美学理念是“道法自然”。
“医美农夫”,其实有很多层意思,若干年来,孙力医生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同行医生以及现实或网络上的患者,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解读——比如是长期战斗在医美临床一线的劳动者!比如说靠天吃饭、靠手艺干活、勤勤恳恳、靠汗水来浇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较不会太在意花里胡哨、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包装”,更加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果实”;或者就是“说啥都没用,患者好才是真的好”!有人说低调,还有人说洒脱、与世无争……等等等等,孙力医生说随便大家怎样理解,都好!过去《医美农夫说》,技术上咋做的就咋说,思想上也都是心里的大实话。
孙力医生
问:你眼里的美人是什么样子?
人体美分为三种:一种是绝对的美;另一种是相对的美,相对的美又分为第一眼美女和第二眼美女。简单地说: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人漂亮,那就是绝对漂亮,古今中外公认的美女,其实是有标准和规律可循的,是人类进化和智慧的结晶,可惜这样的人不多。第一眼美女通常惊艳,仔细看会发现缺点;第二眼美女是乍看普通,越看越好看的那种。
除去那些绝对美女,可能每个人眼里的美人都不同,或许可以用“审美观点”这个理由来解释不同之处在哪里,其实这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因为没人拥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所谓“审美观点”,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心境,美人的标准都在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是否让你心动”。
看上去能让我心动的,便是我心中的美人,看上去令好多人心动的,便是大家心中的美人。
整形美容医生的使命就是把普通人变成美女,哪一种都可以,既看(各种不同)条件,也看(各人不同)需求。
天然的美、知性的美、健康的美,整形的美,都可能让人心动,而其中唯独整形美容之后的美,必须美的自然,才可能叫人“心动”,一旦整容过度了,便过犹不及,与美无缘。
问:第二眼美女是不是有些人并不符合“完美”标准,你却觉得她非常美?
这好像是另外一个问题。有的人外表并不完美,但是让人觉得这人非常美。肯定是有原因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就是“原因”。存在感情的成分,结论不需要太多理由。
有的人神采飞扬,有的人知性高雅,有的人巧手装扮,都可以叫人“心动”,因为人不是墙上的照片或画作,无法单纯地评判。
所谓相由心生,还有地域的、文化的、甚至语音发音习惯训练出来的不同面部肌肉、皮肤纹理!
在我的眼里,没有人是完美的,关键是看她(他)对美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美心存正念,外表一定能反射出让人心动的火花。
所以,人体美学的标准除了“让人心动”之外,另一个标准就是“让人舒服”。
问:现在整容的人群年龄层开始往年轻化偏移,您的客户也是年轻女孩越来越多吗?
找我做眼睛的客户年轻人较多,做面部年轻化和脂肪填充的,中年女性较多。
价格战让医美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我想说,医美的年轻化,不一定是件好事。
年轻人思想尚不成熟,会盲目撵流行,比如说“网红脸”会毁掉的是一大批年轻人!孙力医生不赞成只是化妆、拍照片、上镜头好看的那种“网红脸”,明显是“人造”的人种——流行的,终究会过时,人生,更多是日常生活。网红脸,能当机关白领、企事业单位雇员吗?
我认为医疗的价值、医生的价值,迟早是要回归的,医生不能总当“售货员”吧?
有人说我的手术比较贵,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不是最贵的,但是我们绝不会卷入价格战,我们的医生的医术,一定要体现出价值,医美医生的特殊在于,不仅仅是“会做就行了”,更多的是需要医生的审美素养,以及对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的精准把控。好比书法,都是笔墨纸砚,会写不一定都是书法家。如果不承认我们的医生诊疗是有价值的,那您就不是我们的患者。你觉得现在能够认可医生价值的人,是什么年龄层的呢?
或许年轻人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吧,所以年轻人来找我们的,目前还不是太多。
我预计价格战将导致一大批机构倒闭。
医美终归是崇尚自然科学、崇尚人文关怀、拥有价值理念、崇尚品牌建设的机构之天下!